“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大太监展开圣旨,掐着嗓子念出皇帝的诏令。这是我们在各种历史剧、宫廷剧中见惯了的场景,然而这样的断句是错的。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元璋以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奉天承运”一词。据说朱元璋将宫中规格最高、最重要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为了使天子的话更合乎礼法,他自己就在所执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几个字。从此,皇帝下诏就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意为“遵从天意、受命于天而承载世运之道的皇帝”。凡不是明清时代的皇帝颁布圣旨,均不能用“奉天承运皇帝”。
同时,“诏曰”一词也大有说法,指的是重大事宜需要告诉天下臣民。此外,还有“制曰”“敕曰”。“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等用的,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敕曰”则用于皇帝给官员封官加爵,有告诫臣子戒骄戒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