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5日
第14版:14

敲铁皮的老人

刘卫

书法·千字文(闫兴华)

每当我从巷口那个狭小的平房前路过时,总能看见一位清瘦的老人挥动着小锤,敲打着马口铁。“嘭嘭”“嗵嗵”,很沉闷的响声传入耳膜。它和小贩们的吆喝声混在一起,组成了现代都市一角特有的交响曲。

那天下班后,气温骤降,我特意在老人的身边逗留了一会儿。那间沿墙临时搭建的低矮平房,是老人的蜗居,顶棚是用石棉瓦搭盖的。站在狭窄的小屋内,不时有冷风钻进来,让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老人盖的是一床不太厚的棉被,好在他身边放着一个蜂窝煤炉,除了在上面烧水和做饭外,炉膛里散发的热量给老人带来了一些温暖。

我蹲下身,和老人交谈了起来。他说自己来自一个偏僻的山乡,这敲马口铁,还是他父亲传下来的手艺。以前,城里人生活上大多很节俭,哪家的铝水壶坏了,铁皮桶掉了底,都会找他修理。现在的中青年人,过日子大手大脚,用坏的东西就直接扔了。这些年,他根据都市人生活的变化,开始学着做拱形凉棚、装鱼的水槽。整条街上就他一人做这活儿,偶尔接到单位定做蒸饭槽等大宗生意时,他就觉得浑身是劲。加工完后,单位的人们大多很慷慨,价给得高。此时,他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老人的老伴早已去世,乡下有一个儿子,但他和儿媳处不好,只好进城,租了现在的这个小屋,靠手艺养活自己。  

第二天,我从家里拿了一床旧棉被送给了他。接过棉被时,老人浑浊的双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连声说“你是好人”,许诺我家要有这方面的活儿,他免费给做。此后,再从巷口经过时,老人总是站起身,跟我热情地打招呼、聊聊家常。

“嘭嘭”“嗵嗵”,敲铁皮的声音里承载着都市一隅一位老人的生计。他孤独地敲着,不知疲惫地敲着,那单调乏味的声音中有几丝苦涩,但也蕴涵着他对生活的希望。

2021-11-05 刘卫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0148.html 1 敲铁皮的老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