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入治疗中,一方面,“堵”可以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堵塞”供养肿瘤的动脉,切断肿瘤生长的营养来源,使肿瘤失去营养供给被“饿死”;另一方面,对于大出血的急症患者,“堵”的功效则变成“栓堵”出血动脉,用直径只有1毫米的导管,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到达出血动脉,沿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堵,等破裂的血管愈合后,一段时间里明胶海绵溶解,血管重新通畅。
“堵”不仅可以治疗各种肿瘤疾病,而且在急诊急救上也是一个“奇兵”。这种看起来颇为神奇的介入治疗手段,早已是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的成熟技术。
介入医学科曾接诊过一名40多岁的肝癌患者。当时,患者已经出现肾衰症状,按传统手术,需要开刀切掉半个肝,但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耐受开刀大手术。因此,介入医学科团队为他进行了介入“栓塞”序贯肿瘤消融治疗。
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付立平介绍,肿瘤的快速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就能切断肿瘤的营养通道。治疗时,在CT引导下精准定位,将特殊的消融针刺入肿瘤内部。消融针通过不断加热,把肿瘤组织“烧死”。“大多介入治疗只需要局部麻醉,半个小时就可以结束手术,手术创口只有一个米粒大小,那名患者术后3天就康复出院了。”
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还曾救治过多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
李先生的妻子是位高龄产妇,刚喜得爱女,就出现了产后流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的状况,情况万分危急。介入医学科迅速启动急诊流程,产妇在第一时间被转到介入手术室,医生决定为其进行介入止血。
厚重的铅衣,挡不住医生的迅速行动;他们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夺患者的生命。快速地完成腹主动脉、两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子宫动脉造影后,医生发现有5条子宫供血动脉破裂出血,便通过导管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送到出血位置予以“栓堵”。
随着一根根血管的迅速“栓堵”,患者出血量逐渐减少,血压逐步回升……终于,破裂血管全部堵上了,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当李先生抱着女儿、陪着妻子出院时,经历了“生死两重天”的一家人,由衷地感谢介入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为他们带来了“新生”。
介入医学科的医生们每年都要救治数十例不同原因出血的危重患者,包括肺部大咯血、消化道出血、产后出血、肿瘤破裂出血等,哪里有险情,哪里就会出现他们迅疾的身影。
刘琰 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