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2日
第06版:06

灌、堵、通、消、取

介入治疗肿瘤有“五大法宝”

提到胸科、骨科、皮肤科、肝胆外科等科室,只看名字就一目了然。但提到介入医学科,如今还有许多人不了解。

“在医学上,介入是‘介入放射学’的简称。介入放射学是以医学影像诊断为基础,在超声、X线、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专业介入器械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或者采集组织标本明确诊断的学科。” 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付立平说,介入技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形成互补。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很多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大刀阔斧、开胸开腹”和内科放化疗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过去一些需要切除一叶肺或一块肝的患者避免了正常脏器的损伤,在医学界威名远扬。

介入治疗技术对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肾癌、胰腺癌、宫颈癌、膀胱癌等癌症均可取得显著疗效。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无法通过手术、放化疗治疗的病人,可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甚至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对于部分早期肿瘤,更可通过介入治疗,达到肿瘤微创根治的目的。

“介入治疗种类繁多、手段多样,简单来讲就是五大类:灌、堵、通、消、取。”付立平介绍说。

灌,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医生从患者体外将直径约1毫米的微导管送到给肿瘤供养的动脉里,将治疗药物直接灌注在肿瘤病灶内,这样既能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又能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

堵,肿瘤的快速生长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都来自于肿瘤的供血动脉。介入医生通过微导管注入栓塞剂把肿瘤的供血动脉堵塞,使肿瘤失去营养而被“饿死”,这就是“肿瘤栓塞”治疗。

通,是使因病灶引起的腔道狭窄再通畅。“人体内有很多自然的管道,如食管、胆道、气管、肠、血管等,这些部位长了肿瘤后,往往会导致管道堵塞或受压迫,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付立平说,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支架技术将受压迫的管道撑起来,使不通的管道变得通畅,迅速缓解腔道狭窄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体能状态,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机。

消,主要包括微波、射频消融(热消融)和氩氦刀(冷冻消融),是将特殊的消融针精准刺入肿瘤内部,通过不断加热或降温制冷,将肿瘤组织直接“烧死”或“冻死”,让肿瘤细胞“粉身碎骨”,对于较小的肿瘤病灶,如肺结节,完全可以达到手术根治的效果。

取,是以最小创伤获取病理标本。将介入器械精准穿刺到病变部位,切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伤口只有一个针眼大小,大大减少了患者身体所受的创伤,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精准的病理依据。

这五类介入治疗手段,共同的特点就是微创、精准、无需开刀,伤口仅有几毫米大小;患者手术过程中仅需局部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风险;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提高了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还减少了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对其他器官损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治疗效果好。

刘琰 邢燕

2021-07-02 灌、堵、通、消、取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27271.html 1 介入治疗肿瘤有“五大法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