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一身朴素白衣、一把手术刀,就是医生的“标配”。但有这样一群医生,身着15公斤重的“铠甲”——铅衣,手里拿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导管、导丝和穿刺针,用最小的创伤,实现手术最大化的治疗效果。他们就是介入医学科医生。
初见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付立平,他刚下手术台,脱下的深红色铅衣,看上去并不厚重,但拎在手里却沉甸甸的。
“我们科室每位医生,每天的手术量在10台左右。”付立平说,介入医学科大多数的手术都要在X射线的引导下完成,普通人接受一两次的X线照射不会对身体有影响,但介入医学科医生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X射线之下,因此铅衣就成为每名介入医学科医生的装备。
从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局部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消融治疗,到主动脉、外周血管疾病,危重症出血性疾病等,医生们就像身着铠甲的“战士”,用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守护着患者的生命。
上世纪80年代,介入治疗在国内逐渐兴起,到1996年,被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继内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沧州市人民医院紧跟国内外医疗发展趋势,率先在沧州地区开展介入诊断和微创治疗。
新学科的发展从不会一帆风顺,但沧州市人民医院勇往直前。从硬件设施的不断引进,到介入人才的培养,沧州市人民医院在沧州地区率先设立介入治疗专科病房,并首批通过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物理消融等多个介入亚专业准入评审。
2015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投入使用后,介入医学科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室目前拥有36名医护人员,开放床位32张,具备完整的介入医师、技师、护士团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介入专业科室,同时也是我市唯一集介入门诊、DSA手术室、CT介入手术室、独立的介入病房于一体的专业介入治疗科室,每年完成各类微创介入手术2000余例。
科室配备有国内最先进的PHILIPS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64排螺旋CT、氩氦刀冷冻消融系统、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尖端设备。目前,介入医学科正在积极筹建沧州市首家DSA复合手术室。
科室现已形成集血管疾病、肿瘤微创治疗、重症出血疾病、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于一体的前沿学科,在设备条件、技术开展等方面均居省内领先水平。
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医学科先后被评定为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妇儿介入联盟理事单位、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出血急救介入治疗联盟区域中心单位、河北省门静脉高压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等。
刘琰 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