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最令人开心的事,便是攥着母亲给的零钱,拎着玻璃瓶子,蹦蹦跳跳地跑去商店里打酱油。如今,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酱油数不胜数,却总找不到那一丝熟悉的手工酱油的香味。
开在运河区御河新城底商的丰泽园山海关老酱铺,用一缸缸晒足180天的手工酱油,复刻了多年前“打酱油”的场景。这不仅帮许多人找回了儿时难忘的回忆,更让大家尝到了手工酱油的好滋味。
日晒夜露 晒足180天
“这缸里的酱油,晒足了180天呢!”店员闫松掀开一口酱缸的竹编盖子,缸里红褐色的酱油泛着油润的光泽。他手持长柄竹提缓缓搅动,发酵的醇香随热气升腾,仿佛揭开了一坛封存许久的时光秘罐。
丰泽园老酱铺的酱油来自秦皇岛丰泽酱业,作为“河北老字号”,它的酿造史可追溯至1923年,并且至今仍恪守“纯粮、日晒、手作”三原则。精选来自东北黑土地的非转基因黄豆,经蒸煮、裹面粉后入缸后,只用些许海盐调味,不添加其他辅料,全凭日晒夜露与手工翻搅,让好滋味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慢慢发酵。
在秦皇岛的酿造工场里,数百口酱缸露天排列,春采东风,夏承骄阳,秋纳金露,冬藏霜雪。阳光与夜风不断蒸发缸中的水分,酱油在缓慢浓缩中完成风味的升华。这种天然晒制工艺,让酱油的发酵周期长达180天甚至更久。
手工酱油的鲜味,是自然馈赠的本味。它的鲜美源自粮食与微生物的共生协作,咸鲜而不齁,回甘悠长。
手打酱油 现场品尝
“打酱油咯!”老人领着小孙子来到柜台前,孩子双手捧着瓶子递给闫松。
丰泽园山海关老酱铺的店面里,摆着三口大缸,分别是两缸酱油和一缸粮食醋。闫松掀开酱缸的盖子,手持长柄竹提,从半人高的酱缸中舀出酱油。红褐色的液体划出弧线,两提一瓶,酱油在玻璃瓶里透着光泽。这一幕,正是老酱铺最动人的风景。
许多人专程带着孩子前来,只为体验“打酱油”的童趣。“小时候帮妈妈打酱油,总忍不住偷舔瓶口,这味道一模一样!”顾客刘女士感慨道。
为了让顾客能现场品尝到酱油的鲜味,闫松让店员每天都准备很多煮鸡蛋放在柜台上。每当有顾客进店,都会邀请顾客用鸡蛋蘸上些许酱油,尝一尝滋味。
鸡蛋入口,醇厚的酱香在舌尖铺展,咸、甜、鲜三种滋味次第绽放。闫松说,店里的酱油因晾晒时间不同而滋味不同,分别有酿造180天、300天、360天的酱油,酿造时间越长,鲜味越足。这种鲜味不仅能唤醒食材本味,还能赋予菜肴独特的醇厚底蕴。无论是凉拌时提鲜增香,还是红烧时上色入味,只需几滴,就能让平凡的食材焕发新生。
地址:
运河区御河新城东区南门西行100米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