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第12版:12

献县单桥景区的悦亲台里,两尊石造像栩栩如生,默默“讲述”着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耿橘孝母感人至深

耿橘画像

耿橘跪母

■单单

发愤图强

单桥景区的最高处有一座乐寿山,山顶上的悦亲台,专为纪念耿橘而修建。亭子里,耿母端坐在台上,跪在她面前的是儿子耿橘。

耿橘是明代晚期献县人,因自幼丧父,他随母亲迁至献县单桥外祖母家居住。母亲林氏知书达理,靠勤劳纺织供儿子读书。 因家境贫寒,耿橘家里一年到头连顿饺子也吃不上。耿母为了让儿子吃得好一点儿,就费尽心思把萝卜切成像肉一样的方块,以菜代肉。

懂事的小耿橘在读书的间隙,时常为操劳过度的母亲捶背解乏,母亲流着泪对儿子说:“儿啊,娘就是累死苦死也要供你读书。你要好好用功上学,等日子好了咱们就可以天天吃上饺子了。”

小小的耿橘很懂事,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让母亲天天有肉吃,天天能吃上饺子。在景区的悦亲亭里面,耿橘为母亲奉上的正是满满一碗饺子。

耿橘勤奋苦学,终于不负重望,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考中进士。第二年,耿橘出任江苏常熟知县。在任期间,他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把贫瘠之地改造成了富庶的鱼米之乡。 为此,常熟百姓在耿橘离任后特修建“耿橘庙”来纪念他。

拳拳孝心

其实,耿橘的名字就来源于二十四孝里的故事。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6岁外出做客时,偷偷拿了人家3个橘子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孝敬自己的母亲。这就是陆郎怀橘的故事,后来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耿橘出身于有文化的官宦之家,其先辈给他起名耿橘,大概就是源于这个故事,希望他可以孝老爱亲。

耿橘为官清正干练,升至兵部主事,后来因得罪权贵辞官还乡,专门侍奉母亲。

为博取母亲欢心,耿橘修筑了一座高台,时常背着母亲登高赏玩,当地人称为“林台”。母亲去世后,耿橘守墓3年,为排解对母亲的思念,他每天往林台背土,日复一日中脊背弯了,须发白了。因此,人们敬称他为“耿孝子”。附近的父老乡亲为他的拳拳孝心所感动,许多人加入了修筑林台的行列。

耿橘为表达孝母之情,还用精美的石材雕刻了母亲的坐像,又雕刻了自己的跪像,端着饺子长奉在母亲的膝前。耿橘把这组石像置于林台之巅,早晚跪拜。有时,他就直接住在林台下的土洞中。这个洞后来人们称为“孝子洞”。

为了感谢乡亲们的帮助,耿橘摆了3天宴席。宴席完毕的这天晚上,耿橘无疾逝于孝子洞中。有老人说:“耿孝子这是完成了报答母亲的心愿,就舍身随母亲而去了。”

2019年,单桥景区的建设者为了纪念耿橘孝母,在林台原址加高修筑乐寿山,在山顶修建悦亲台,里面塑造了耿橘跪母像。因此,乐寿山也叫“林台”。景区建设者将悦亲台置于整个景区的最高处,体现着弘扬善孝至上的良苦用心。

纵观耿橘的一生,他进可为官一任造福百姓,退而安于平淡躬耕事母,真正做到了集忠孝于一身。

2025-04-24 献县单桥景区的悦亲台里,两尊石造像栩栩如生,默默“讲述”着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61865.html 1 耿橘孝母感人至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