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阳光明媚,妈妈带我去沧州文庙看踩高跷表演。还没走近,我就听到了欢快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终于,高跷队进场了,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到演员身上(上图)。他们打扮成了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身穿五彩戏服,脚下踩着长长的高跷,大步朝我们走来。
瞧,财神有长长的胡须,身穿绣金龙的红袍,手里拿着巨大的金元宝;渔夫戴着草帽,手持鱼竿,鱼钩上还有一条小鱼;一个叔叔脸上涂着脂粉,戴着假发,打扮成了大姑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两个女演员绸带飘飘,一个撑伞的书生跟在后面,这不就是白蛇传里的人物吗?还有托寿桃的寿星、拄拐杖的佘太君、背旗子的武将、穿大花袄的傻小子……他们用诙谐的动作和表情,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高跷的棍子那么长,他们却走得毫不费力,还能单脚蹦跳,做出高难度的动作。我不禁为他们捏把汗,又为他们拍手叫好。他们灵巧的动作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妈妈告诉我,高跷是我们国家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中国人喜欢“高”,高瞻远瞩,步步高升,还有一句歇后语“芝麻开花——节节高”,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次欣赏精彩的高跷表演,我不仅感受到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指导老师: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