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第11版:11

蒸“刺猬”

本报小记者(新华小学3年级1班) 孙业航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吧?那天,我听到太姥姥打来电话说:“明天你们早点过来帮我蒸‘刺猬’吧。”我听到后心里很纳闷儿,“刺猬”怎么能蒸呢?于是,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收拾完毕,跟奶奶一起来到了太姥姥家。

到了太姥姥家,我迫不及待地问:“太姥姥,快说说怎样蒸‘刺猬’!”太姥姥还跟我卖了个关子:“别着急,别着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着,太姥姥搬来一块面板,又端来一个大面盆。

我好奇地掀开面盆的盖板,只见面盆里有一个大大的面团,就像一个熟睡的婴儿。我轻轻地用手指戳了戳,面团软软的,弹弹的,立刻出现了一个小洞。太姥姥说,要先弄馅儿,让面醒一会。

于是太姥姥、奶奶、姑姑开始动手切泡软的粉条、豆干、豆皮、果子等,又放上两团切碎并攥干的白菜,再放上适量的调料,拌匀,一大盆香喷喷的素馅就拌好了,让人垂涎欲滴。

一切准备就绪,太姥姥说马上就要开始蒸刺猬了。奶奶开始揉面、擀皮、包馅,做成一个个包子。接着,她把包子一端捏出刺猬嘴的形状;在嘴的两侧分别安一颗黑豆,这就是刺猬的两只眼睛;然后剪出刺猬尖尖的小耳朵,用小梳子齿压出一条细细的小点痕,小刺猬的头就成型了;再用剪刀给“刺猬”剪出小刺,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刺猬”就成型了(上图)。奶奶他们还蒸了“田鼠”“麦垛”“大元宝”。太姥姥把蒸好的面食放到大锅里,点柴烧火。不一会面食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太姥姥说:“‘刺猬’蒸好了。”我听了立马跑到锅前,伸长脖子往锅里瞧,一个个“小刺猬”就像一个个小胖娃娃,太可爱了!

我问太姥姥:“太姥姥,咱们为什么要蒸‘刺猬’呀?”太姥姥耐心地告诉我:“这是我们沧州的习俗,正月十五之前蒸好‘刺猬’,对着窗户,因为它们要出去驮钱,十五那天再把它们转过来,表示它们驮着钱回来了。”

哦,我明白了,原来“刺猬”是勤劳的“小财神”呀!“小刺猬”寓意着招财进宝,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

(指导老师:刘昭君)

2025-02-19 本报小记者(新华小学3年级1班) 孙业航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6115.html 1 蒸“刺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