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姚连红)近日,肃宁一名仅有1.5公斤重的早产女婴出生12天后患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经过市中心医院儿外科和新生儿科的接力救治和守护,女婴终于“闯”过一道道难关。
近日,肃宁一名怀孕30周的孕妇突然出现临产征兆,剖宫产下一名仅有1.5公斤重的女婴。由于体重较轻,各脏器发育不太成熟,女婴被紧急送到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12天后,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的女婴突然喝奶异常、爱哭闹,甚至还出现便血、腹部膨胀的情况。
医生诊断发现,女婴患上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女婴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格外沉重。他们都已40多岁,费了很大周折才盼来第一个孩子。
儿外科医生陈磊对女婴进行进一步诊断发现,女婴肚皮发红,右腹壁较薄,可能出现肠道穿孔导致严重感染的情况。最终,儿外科医生决定为女婴实施手术。
女婴的腹部不足成人的手掌大,肠道比筷子还细。儿外科主任刘向阳戴着放大镜为女婴实施手术。医生找到坏死的一段小肠,并成功切除6厘米。随后,医生像绣花一样细致地缝合女婴肠道。幸运的是,女婴坏死的肠道不多,粘连情况不严重,不需要造瘘。1个小时后,女婴手术顺利完成。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一周后,女婴的喝奶量在逐渐增加,体重慢慢长到两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