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好习惯” 正在毁掉健康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有些你认为的“好习惯”,可能是错的,甚至有人每天都在重复这些行为:
误区一:冬季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
如果水太热,即使你不觉得烫,长时间浸泡也会引发低温烫伤,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或水疱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就会造成组织坏死。
误区二:猪油营养价值更高
“一勺猪油等于五服药”实属无稽之谈。猪油、牛油、羊油等属于油脂,总脂肪含量高,且动物脂肪中还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区三:经常腰酸背痛,睡硬板床更好
正常人体脊柱存在“S”型生理曲线,仰卧位睡在硬板床会导致人体腰部出现悬空情况,时间一长会导致腰部肌肉无法放松,出现紧张酸痛、脊柱僵硬情况,进而导致劳损或脊柱曲度变直等情况的出现。
误区四:刷牙时间越长,牙齿越干净
刷牙时间超过5分钟,并不能清除牙齿表面更多的牙垢。相反,长时间刷牙还可能损伤牙釉质和形成楔状缺损。
误区五:定期掏耳朵,干净又健康
当人们进行咳嗽、咀嚼、吞咽等日常活动,以及睡觉姿势发生改变时,微小的耵聍便会随之掉出耳道。如耵聍长得很硬、很大,甚至堵住耳道,建议去医院取出来。
——新华社
长出“汗管瘤”
不用担心传染
有的人眼周会无缘无故长出一些小疙瘩,生长缓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影响美观。那么这些小疙瘩究竟是啥呢?答案就是——“汗管瘤”。
别看它名字里面带着“瘤”,不免令人不寒而栗,其实汗管瘤是皮肤良性肿物,不痛不痒,没啥特殊症状。汗管瘤是累及汗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好发于眼周部位,为孤立性小丘疹,数量一般为多个,常呈肤色,很难自愈。
汗管瘤和眼霜没有直接关系
汗管瘤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内分泌失调,自然老化、个人体质等都有影响。当然也没有证据表明它和眼霜有关系。
汗管瘤和出汗没有必然联系
汗管瘤名称上看似与“出汗”有关,实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汗管瘤不具有传染性
汗管瘤虽然有逐渐增多的可能,但是别担心,它不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传染病,基本也不会恶变。
如果你个人觉得它并没有影响到美观,那么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如果你觉得它影响美观,或者看它不顺眼,就可以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激光,冷冻等方案治疗。汗管瘤不主张使用外用药,更不建议自行在网上购买腐蚀性的药物居家治疗。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