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第13版:13

童年拍照惹的“祸”

■梁锶榆

1995年的秋天,我读小学四年级。期中的时候,学校请了一位摄影师傅,来给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拍毕业照,可把我羡慕坏了。

那时候,村里10多岁的孩子,很多都还没有拍过照片,包括我。于是,那天放学后,我和几位小伙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找到摄影师傅,请他给我们几个拍照。我们把地点选在了学校附近的大坝旁。因为大坝处于蓄水期,上游的水溢过坝堤往下流,像瀑布一样,作为拍照背景肯定好看。

放学后,我们如约前往,在摄影师傅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摆出各式各样的动作,拍了不少的合照、单人照,尽兴了才回家。

那个年代,拍照用的是胶卷相机,拍下的影像必须送回照相馆,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冲洗处理,我们才能看到照片。此后几天,我们都是在急切的期盼中度过的。

终于,照片洗出来了,我们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出来细细看,别提多兴奋了……可当我再看纸袋背面,赫然写着“某某,10张,共10元”的字样时,瞬间笑不出来了。因为我知道,在那个酸梅粉5分钱一包的年代,10元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大钱!我想,我闯大祸了!我怎么敢开口问父母要这么多钱呢?

晚饭的时候,我硬着头皮小声地跟父母说了此事。母亲一听便气炸了,碗筷一放,气急地问我:“多少?10块钱!你都没跟我们商量一下就花了这么多钱?这又不是学习费用,也不是买文具,是花了这么一大笔钱去照相……”母亲严厉地批评着我。我自知错了,叭叭地掉着眼泪,不敢反驳。父亲在旁没有说话,而是等母亲说完,便叫大家吃饭,说吃饱了再说。

到了睡觉的时候,我没有像平时那样秒睡,而是辗转难眠。就在我心烦意乱的时候,突然听见隔壁房间里,父母在小声讨论着。母亲的意思是要跟照相的师傅商量一下,就买两张留作纪念,家里实在没那么多钱。但父亲却说:“孩子第一次拍照,都要了吧,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母亲嘟囔着说:“本来家里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全靠你没日没夜地干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你还这么惯着她……”

第二天,父亲跟我说:“我把钱给你,照片全部拿回来吧,我女儿的照片肯定都好看呀!但下次不能这么冲动了,花钱的事要跟大人商量。”听着父亲温和的语气,我的眼泪瞬间盈满眼眶,既愧疚又开心。

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时候月收入不到100元的父亲,既要维持生活开销,还要还奶奶生病时欠下的债,家里过得很拮据。而我拍照多出的那笔开支,是父亲在那段时间每晚加班去做零工凑出来的。

如今想起此事,我总觉得很内疚又很幸运。内疚的是因为自己的不懂事给父母带来了负担,幸运的是父亲用言行教会了我如何处理问题。在那些父亲晚归的日子里,他总是边吃饭边与我聊天。他常说谁都会闯祸、也会犯错,但只要愿意承担责任,肯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便没有过不去的事情。父亲还说,遇到事情只有积极去面对,人才能成长,也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童年拍照惹的“祸”,因为有了父亲的宽容和引导,变成了我人生中珍贵的一课,至今铭记于心。

2025-01-16 ■梁锶榆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54195.html 1 童年拍照惹的“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