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个戏迷,没事就会唱上几段。退休后,他闲来无事,就每天早晚各一次,在家门口拉起胡琴,唱上一会儿,自娱自乐。每一次亮喉吊嗓、抑扬顿挫,都让外公得益匪浅,并领悟到了生命和艺术融合的妙处。
外公总是笑呵呵的,是个乐天派的戏迷。开心的时候,他会唱上几段,活跃活跃家里的气氛;就算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他也不生闷气,也不发牢骚,更不动怒,而是疾步走到附近公园一角,唱上一段《打龙袍》或《智取威虎山》等剧目中的选段,消除心胸中的烦闷,驱散脑海里的愁郁之云,尽快使自己的精神状态从萎靡不振中解脱出来,恢复豁达开朗的面貌。
外公唱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他用的是一套传统的发音方法,在演唱时,肺部得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从丹田喷发而出,通过喉腔共鸣发出声来。就在发声的过程中,外公的注意力还要高度集中,手、眼、眉、身都要协调运动,一板一眼地吐字行腔。与此同时,再辅以檀板丝弦,金锣铜鼓,待一段戏文唱下来,外公就等于运动了一番,感到非常舒展。
外公带动了小区里的很多戏曲爱好者,慕名来访者更是应接不暇。应大家的要求,外公在社区的“老年之家”组织了戏曲表演队,每个周六、周日都要组织戏曲表演队唱上几段。去年三月份,在社区组织的春节文艺汇演中,外公带领老年戏曲表演队表演的京剧、昆剧等戏曲节目让居民们如醉如痴,还受到了现场戏曲专家的好评。社区居民亲切地称赞老年戏曲表演队是“夕阳红戏曲表演队”。
外公唱戏,体现了他的好心态,更是一种“老有所乐”的精神境界,唱戏养生,其乐无穷。我衷心祝愿外公能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