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气越来越冷,不少市民为了取暖纷纷拿出了家中备用的各种取暖“神器”。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取暖工具给人带来舒适温暖,但使用不当也会将人烫伤。医生表示,使用热水袋、暖宝宝、暖气、电热毯等取暖工具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避免造成“低温烫伤”。
暖宝宝贴半天
肚皮被烫红一片
前几天,30岁的市民李女士感觉肚皮很痒。她没太在意,随手抓了几下,感觉痒的感觉减轻不少。结果半天过去了,李女士仍然觉得肚皮很痒,抓挠时还很疼。她掀开衣服发现,她的肚皮上红了一片,还有一些小水疱,有的水疱已经被抓破结痂了。
“本来只是想暖暖肚子,没想到竟然把肚皮烫伤了。”原来,前段时间随着天气变冷,李女士总感觉身上凉飕飕的。她买来一些暖宝宝,并在薄薄的保暖裤外面贴了一个。一上午,她的肚子都热乎乎的。就这样,李女士贴着暖宝宝上了一天班,直到下班才揭下来。就是这样,她的肚皮被烫伤了。李女士赶紧到药店买了一些烫伤药抹上,这才感觉肚皮没那么难受了。
用了一宿热水袋
老人的腿被烫出疱
年过七旬的张先生得过脑梗,平时腿脚不太灵便。前段时间,他睡觉时感觉被窝很冷,于是家人就找出了一个热水袋给张先生用。
前几天,张先生睡觉时,家人将一个灌满热水的热水袋放进了他的被窝里。张先生感觉挺舒服,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结果第二天睡醒后,他感觉小腿有些疼,发现他的腿上竟然起了一个水疱。张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烫伤了。家人将张先生送到医院,经过处理,他烫伤的症状缓解了不少。
“别看热水袋、暖宝宝用起来热乎乎感觉不烫,但如果接触时间太长,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将皮肤烫伤。”说起被烫伤的经历,市民马女士心有余悸。此前,爱美的马女士冬天穿得比较轻薄,为了保暖,她常常使用暖宝宝。结果有一次,她将暖宝宝贴在腰上八九个小时,揭下暖宝宝时,皮肤已经被烫红了。后来过了许久,那块皮肤还留有烫伤的印记。
采访中记者得知,不少市民都有过“低温烫伤”的经历。门诊中,一些市民使用艾灸等理疗设备、醉酒或麻醉手术后使用取暖设备不当,出现了烫伤的情况。有人甚至因为烫伤后处理不当而出现感染。
不“烫”也会“伤”
特殊人群须警惕
对此,记者联系到沧州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李秀丽。李秀丽表示,暖宝宝、热水袋之类看似温度不算高的取暖工具,其实也会造成烫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低温烫伤”。
据悉,“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44摄氏度至50摄氏度的低热物体引起的烫伤,通常烫伤面积比较小,创面早期可能只是发红,痛感也不强,不易引起重视,但实际深部组织损伤比较严重,创面较深。皮肤创面的严重程度也与热源的温度、接触距离、时间以及个人身体情况有关。
另外,偏瘫或患有脑梗等疾病的老人,神经反应较迟钝,容易被烫伤。喜欢热水泡脚、药物熏蒸的市民以及糖尿病患者、婴幼儿等,也要警惕“低温烫伤”。
李秀丽建议,市民使用暖宝宝时,要隔着一定厚度的衣物使用。用热水袋时不应灌得太满,最好裹上毛巾。如果市民发现皮肤被“低温烫伤”,切勿大意。如果创面发红,可以先冷敷。如果皮肤红肿、起了水疱,应尽早就医治疗,防止出现创面感染、迁延不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