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献县是直隶省的科举大县,在河间府十县一州中名列第二。但是出现举人、进士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多数分布在献县城东。献县西部的四十八村由于生活贫苦、文化落后,到光绪中期都没有一人中举。
光绪十九年(1893年),王家庄的葛世璿中举了,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白。葛世璿成为了清朝时期四十八村的唯一一位举人,成了葛氏家族、王家庄、乃至四十八村的荣耀。民国时期,人们还把他编入了民谣里,“王家庄出了一个举人头”,赞扬的就是葛世璿。
葛世璿,1861年出生,字蕴斋。明永乐二年,葛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到王家庄。葛世璿的前几代中并无人做官,但他曾祖父到父亲这三辈都有捐赠的记录。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家庭当时应该是富有的。前几辈积累了财富,也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条件。
葛世璿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他和他的哥哥葛世琦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河间府的府秀才。1893年,葛世璿榜上有名,位列第122名,由此打破了献县四十八村整个清代无一人中举的局面。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葛世璿再无机会考取进士,因此后来他一直以教书为业。献县很多人仰慕他的人品和学识,纷纷聘请他作私塾老师。献县著名的方志专家、民国版《献县志》的编纂者张鼎彝也是他的门生。后来,师生二人交情甚厚。
葛世璿文笔犀利、仗义执言。1881年,李鸿章在四十八村西部开挖滹沱河减河。减河无南堤,每遇雨大的年份,四十八村一片汪洋,给村民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为此,减河南北两岸的村庄为保堤互挖对方的堤岸,经常发生械斗。
1884年,滹沱河减河又一次发生洪水,南北岸两村又一次发生严重械斗,出现了人员伤亡,惊动了朝廷。朝廷派人进行镇压,判定四十八村为叛民,遭到四十八村的强烈反对。
四十八村联名上京城请愿。当时,只有23岁的葛世璿仗义执言,写下洒洒数千言的《万民奏折》,遗憾的是这份珍贵的手稿遗失。据葛氏家族知情人士回忆,这份《万民奏折》条理清楚、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