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济曾设县
存在500年
兴济镇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范宣子的封地,因西邻卫河且河上架有木桥一座,故名范桥。后来木桥久废,设有渡口,于是更名为范桥渡。
据记载,宋金时兴济县的县官即负责管理运河漕运一事,主责就是催检漕粮运输,维护运河堤岸,确保漕运通畅运行。由此可见,兴济县就是在宋金时期,朝廷为了保障运河漕粮运输而专门设置的县。可以说,兴济县因运河而兴、而置。
据明嘉靖《兴济县志》记载,当时兴济县的管辖范围,东至今清水白一带,西至卫河(大运河)西塔寺庄,南至沧州界(今赵官屯一带),北至青县界。兴济县管辖69个村庄和43个屯所,编户十一里。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兴济撤县,并入青县。撤销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地处大运河岸边,是漕粮运输的要地,自然也就成为改朝换代战争中被重点攻掠与防守的地方。经过战争的破坏,兴济县本来就是仅有11里编户的小县,人口就更加稀少,已不能成为一个县的建制。所以,撤县就成为了必然。从设县到撤销,兴济县共存在了500多年的时间。
商贸大镇 商号众多
虽然兴济县被撤销,但是它却一直是对周边影响巨大的商贸大镇。民国后期,兴济镇的商业老字号达60多家,青县商会就设在兴济。
时至今日,一些老字号一直被乡人赞誉称道。龙头老字号当数张家“宝记号”、宁家“怀德堂”、董家“宝泰昌”、陈家“万源德”等。
张家“宝记号”是首屈一指的大商号,创办人叫张鹏元。“宝记号”主要经营盐业、粮食、毛鬃等商品,总店设在天津,兴济有一家较有规模的分店,日常经营都由住店伙计打理。“宝记号”的业务吞吐量很大,货物沿大运河往北运往天津、北京,往南运至长江流域,和国外也有贸易往来。
张家在兴济还有一片豪宅,都是清一色青砖石灰垒成,砖缝狭小、磨砖对缝、方砖铺地,占地数十亩。
宁家“怀德堂”、董家“宝泰昌”是继张家“宝记号”之后崛起的商家。宁家“怀德堂”的创办人是宁世福。怀德堂的粮栈临运河而建,一个个圆顶粮囤高大壮观,地上的散粮堆积如山,装载粮食的货轮南北往来,穿梭不断。
董家“宝泰昌”的创办人是董国治、董国恩兄弟,主营酒坊、粮行、猪鬃、草辫等实业。董国恩于清末曾入太学读书,后弃文经商。董家在运河边有自己的码头,岸边码头酒瓮堆积如山,运货大船靠岸,酒坛整齐地码放到船上,甚为壮观。随着船老大一声“开船了”,岸上鞭炮齐鸣,气势恢宏。
在兴济古镇,规模不一的老字号星罗棋布,遍及大街小巷。最繁华时,建国街的柴家胡同、南街的宫济道、南关外,都是当年街市贸易主要市场。戴记“东、西恩记”,经营杂货,货物齐全;邵家经营“泰丰”粮栈;董家“三义成”经营酱菜、酱油干醋等产品;周记包子铺,馅料肥而不腻,敢于和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媲美……
人杰地灵 底蕴深厚
兴济县虽小、存世时间也短,但是在明朝这里却成为了“龙窝”。出生在这里的张氏成为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并且两人非常恩爱。
除了张皇后之外,民国时期西北军的统帅冯玉祥也出生在这里,他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说:“生我的那年,正是父亲到兴集(济)镇的次年——一八八二年,即光绪八年的秋天。”
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兴济古镇人杰地灵,声望远播。城里老字号的善举更是令人称道。张家修筑十字街的排水设施、修缮古庙、赈济灾民等善举记载在民国《青县志》中。张家“宝记号”在1949年前每年举办一次“掩骨会”,将古镇周边村庄因贫困没钱掩埋的、客死他乡亡故的人,出资将他们的尸骨收集掩埋起来。
宁家掌门人宁世福,原籍是青县大兴口人。他在大运河畔修建惠诚小学堂,惠泽乡民,更是有口皆碑。如今的兴济小学原址就是宁家捐资修筑的。
兴济有闻名方圆几百里的大集市,俗称兴济大集。每逢阴历的初一、初六开集。自开立以来,兴济大集始终没有迁散。兴济集的牲口市、辫子市、鞭炮市、鱼市、粮市等是支柱贸易。有句俗话称,臭鱼烂虾是兴济的姥姥家,是说兴济市场上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曾经,古镇每逢庙会,便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运河里大船小船穿梭在水面上,运河水的波涛声、车马把式的吆喝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相互交织,可谓人山人海,盛极一时。
古镇有底蕴厚重的历史,也有曾经的繁荣,观局部可见全貌。有些东西虽已过时,但我们也有必要记录古镇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