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第12版:12

运河边的古村落——安陵

■金鼎

京杭大运河从吴桥穿境而过,从南向北进入沧州。运河流经吴桥4个乡镇,悠悠运河水,缓缓流淌、蜿蜒曲折。运河九曲十八弯,在城区“画”出一个“大耳廓”,在安陵镇则拐了一个优美的S弯。

在这个S弯的东岸下,坐落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安陵。站在运河大堤东望,绿树红瓦掩映中的安陵村尽收眼底。在安陵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运河村落里,有安陵古驿站、安陵古运河桥、安陵古码头等多个历史遗址,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吴桥安陵的由来,最早见于《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其中详细列举了西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匈奴诸王七人来汉降附时的姓名和封爵,其中就提到了安陵侯,名字叫于军。

于军的封国,即安陵侯国就在现在的安陵。这应该是“安陵”一词出现的最早时间了。于军死后,其封地并入了当时的安县。三国魏时期,在此设立东安陵县,用来区别于陕西的扶风安陵。北魏拓拔嗣统一北方后,正式定此地为安陵县。

关于吴桥古安陵的位置,康熙《吴桥县志·古迹》记载:“安陵城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卫河东岸,在窑场店南里许,基址尚存。”安陵古城遗址,就在今安陵村。其范围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0.5公里。村民曾挖出锅台、墙基和器物等残片。现村东北方向有一块25亩瓦砾高台地(今称“北城子”),突出地面1米多,古城墙遗迹还可以看到。

安陵村还曾是运河的著名码头,河中远帆近舳,岸边商贾云集,明清时代最为繁忙。此处为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海盐之路的通道。北京紫禁城墙用砖和金銮殿内所铺设金砖,便是产自安陵窑厂店。

安陵村南邻运河东大堤处有一个不大的水塘,当地人称“哑巴湾”。该湾现已干涸,只有夏季雨水大时,才偶尔积水。据说,当年乾隆帝某次南巡时,晚上就住在安陵。

传说,当时正是盛夏,满湾的蛙鸣声此起彼伏,影响到了皇帝的休息。龙颜大怒后,皇帝下一道敕令,命满湾的蛤蟆全部停止鸣叫。说来也怪,皇帝下令后,蛙鸣很快就停止了。就这样,湾里的蛤蟆一哑就是200多年,至今都不叫。每当夏季到来,湾里存水,各处的蛙声此唱彼和,唯独哑巴湾的蛤蟆仍默不作声。

2024-11-21 ■金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6794.html 1 运河边的古村落——安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