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顺利入睡,成了不少人的心愿。
为了满足睡眠困难人群的需求,市场推出的助眠产品也非常丰富,从助眠糖、助眠香薰、助眠精油,再到助眠音响、助眠视频,还有助眠仪、安睡床垫、助眠枕头……有了这些,真能睡个好觉吗?
贴上助眠标签
这些商品热销
前段时间,市民田女士当了妈妈。田女士半夜会醒来给孩子喂奶,这让她的睡眠时间变得十分碎片化。“我睡眠不好,有时候半夜起来喂奶后,就睡不着了,这让我十分痛苦。”田女士说。后来,她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助眠视频。这些视频有的是大自然的白噪音,有的是模拟头部按摩、采耳、脸部护肤等内容,声音都很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田女士喂完奶后,就将手机放在床头,放一段助眠视频,不一会儿她就进入了梦乡。对于田女士来说,这样的助眠视频对她很有用。
记者在几个视频平台搜索发现,一些人气较高的助眠视频点赞量可达到几十万,深受大家喜爱,成为不少人的“助眠神器”。
除了助眠视频,还有不少助眠产品也十分受欢迎。记者在各大网购平台发现,不少日用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附加了助眠功能,如助眠枕、助眠眼罩、助眠音响、助眠香薰等。拿枕头来说,有的在结构上稍加改变,有的则是添加中药成分,还有的在枕头中增加了音乐功能,可以在睡觉时开启音乐;有的眼罩增加了音乐、热敷的功能;还有助眠香薰、助眠喷雾等,可以散发出让人情绪舒缓的香气,有助于快速睡眠。相同的一点是,这些贴上了“助眠”标签的产品价格都比同类产品略高。
记者在市区新华路一家销售生活用品的店铺看到,香氛蜡烛、眼罩、睡眠精油等助眠商品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店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熏衣草味道的产品最受欢迎,放在卧室有助眠功效。
用上“助眠神器”
睡眠并未改善
与其他失眠的人一样,市民张先生也把目光投向了一些助眠产品上。张先生是一名铁路工人,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需要熬夜。最近,他发现自己常常失眠。不仅每天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被惊醒,然后便很难再入眠。繁忙的工作加上严重缺觉,黑眼圈成了他的“标配”,头发也掉了不少。
为了能睡个好觉,张先生购买了很多助眠产品,从耳塞、眼罩到香薰、睡眠喷雾等。他还购买了有助眠功能的枕头和床垫。结果这些助眠产品不仅没让他睡个好觉,反而加重了他的心理压力,整夜整夜睡不着。张先生连忙去医院就诊,通过吃药、输液等治疗,他的睡眠情况有所好转。
市民杨女士网购了一款睡眠仪。这款睡眠仪的商家声称可以通过微电流刺激人体,从而刺激大脑调节人的情绪,让人产生困意。杨女士使用后,不仅没有入睡,反而因为仪器的电流刺激等问题感到不适。杨女士与商家维权时才发现,这款睡眠仪也并没有相关的资质和规范的出厂标准等证明。
医生建议
找到原因 对症治疗
对此,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睡眠门诊主任张立民告诉记者,网上热销的各种助眠商品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助眠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当出现睡眠问题的时候,首先应明确睡眠问题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张立民表示,一些失眠症状较轻的市民,想要拥有良好的睡眠,可通过运动、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或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减轻压力等提升睡眠质量。对于一些由心理问题、疾病等引起的睡眠障碍,仅靠使用助眠神器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如果过度依赖助眠神器,可能会产生心理依赖,反而影响自然睡眠。对于严重的睡眠障碍患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