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了,这么年轻患子宫内膜癌病例还是第一次碰到。”最近,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妇一科主任常淑华为20岁的姑娘小王做了个大手术——阴道内镜下的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诊刮术。
1 20岁女孩罹患子宫内膜癌
小王是一位在读大学生,今年6月初来月经,量很少但一直淋漓不尽。7月中旬,她发现出血量增多还伴有较大血块。3天后,出血量变少,但还是没有完全干净。直到近日,月经量再次增多,小王这才坐不住了,来到宁波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
接诊的妇一科牛艳明医生听小王讲诉了病情后,立刻引起了重视,当即为她安排了B超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厚20毫米(正常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在5毫米—12毫米之间)。牛艳明内心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磁共振进一步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牛医生立即安排小王入院,进一步行手术治疗。
2 病变团块几乎占据了整个宫腔
该院妇一科主任常淑华主刀,为小王安排了阴道内镜下的子宫内膜病损切除术、诊刮术。
手术时,全体医护人员都被吓了一跳,“病变团块几乎占据了整个宫腔”。术中,小王的宫腔内布满蜂窝状淡黄色组织物,最大的3厘米×2厘米,病变团块表面血管丰富,考虑病变有恶性可能。
小王还年轻,常淑华首先考虑要为她保留子宫,保留她的生育需求,术中切除病理组织后,立即送病理报告。
术后病理报告正如判断的一样,提示子宫内膜癌为I级。
常淑华希望通过这一病例提醒女性朋友,要重视妇科检查,发现月经不规律、痛经等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平时对健康的关注度高一些,可能就不会发生”。
事后,常淑华了解到,小王的月经一直都不太规律。大约13岁月经初潮后,一直都是2个月—6个月来一次,有时一次要半个月,但她和家人从未重视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王还出现了肥胖的问题,165厘米的身高体重却达到了84公斤。此次入院还检查出空腹胰岛素高、高脂血症等问题。
“青春少女出现月经不规律不一定都是功能性异常,也有可能是器质性病变。”常淑华分析,小王多年月经不规律,使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引起内分泌紊乱,又导致了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炎症等,进一步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万幸的是,癌症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子宫的治疗。常淑华叮嘱小王,在下阶段要做好随诊,“一旦病情发展,还是有切除子宫的可能性”。
3 定期做妇科常规检查
就在小王就诊的当月,38岁的张女士因腹胀、月经量多、痛经10余年,来到宁波市中医院寻找调理方法。不幸的是,张女士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IV期,病灶已经侵犯到子宫肌层,另有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等转移。
主刀医生尹立军表示,这种情况首选手术治疗,考虑到张女士已婚已育,因此为她进行了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以及转移部位清扫切除。术后,张女士还要常规进行放化疗等进一步治疗。
医生提醒,无论年纪大小,一定要定期做妇科常规检查;发现月经不规律、痛经等症状不可掉以轻心,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查明原因、对症治疗;肥胖危害大,要做好体重管理,否则容易引起或加重各类内分泌及代谢问题。
据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