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8岁小伙子小刘从小到大频繁崴脚,一年十几次,双侧脚踝甚至出现了撕脱性骨折。日前,他又因崴脚住进了医院。经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小刘屡次崴脚不是意外,而是因其有先天性关节松弛症。
近日,刚上大一的小刘在学校下楼梯时不小心扭到右脚,脚当时就疼得站不起来了。家长把小刘接回后,立即将他送到了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中心。小刘告诉接诊的副主任医师潘昊,他今年已经好几次崴到右脚了,左脚也曾频繁崴伤过。
在检查中,医生发现小刘的多个关节都比较柔软,可以达到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屈伸角度,属于先天性关节松弛症。结合小刘对症状的描述,潘昊判断他很可能出现了撕脱性骨折。
“先天性关节松弛症,或者叫良性韧带松弛症,主要特点就是韧带对全身各关节的保护作用减弱。”潘昊介绍,正常人群中,良性韧带松弛症并不少见。这类人群的关节、韧带较松,平时能轻易做一些难度较高的拉伸动作,往往被看作“筋能抻得更开”。实际上,过度松弛的韧带对骨关节是不利的,这类人群比正常人更容易崴脚。
进一步的核磁共振等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小刘右脚撕脱性骨折,左脚脚踝处也有陈旧性骨折。医生分析,小刘两次脚踝骨折,是频繁崴脚导致韧带撕裂,然后将它连接的腓骨一同扯断了,造成撕脱性骨折及骨裂。目前,通过手术,医生已将他的右脚骨折处固定。
韧带强度存在个体差异,有一部分人的关节天生比其他人更加柔软。医生提醒,柔软的另一面则意味着不稳定,他们更容易遭遇关节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内骨折等伤病。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