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第14版:14

尝鲜吃了织纹螺 差点送命进医院

医生:每年都有中毒者

赶海吃海鲜,听起来十分惬意,可有人贪嘴尝鲜,把自己送进了医院。

十几颗织纹螺让她四肢麻木、透不过气

近日,浙江宁波32岁的徐女士受朋友邀请来到海边玩。岸边礁石缝里的螃蟹、螺、贝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样的美味可不能错过!大家一起抓海鲜,一个多小时后,满载而归,准备一饱口福。

徐女士在这些海鲜中认出了织纹螺。她虽然从新闻中看到过这种螺有毒的信息,但是又不甘心放弃尝鲜,便吃了十几颗。一个多小时后,她的身体出现了异样。

起先,徐女士的四肢开始发麻、使不上劲,随后,这股麻意蔓延到了嘴角。紧接着,她又出现了恶心、胸闷的感觉,透不过气。意识到情况不妙,家人赶紧带着她来到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急诊科医生肖阳海详细了解病史后,结合症状判断徐女士为织纹螺中毒,属于轻中度,需要住院治疗。医护团队为她进行了洗胃、血液灌流等一系列解毒治疗。目前,徐女士的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

事后,徐女士从朋友处了解到,几人中还有另外一位朋友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但中毒情况相对较轻,已自行缓解。肖阳海说:“有时候,吃一颗织纹螺就可能致命。”

煮熟也无法完全去除毒素

肖阳海介绍,因味道鲜美,织纹螺曾是沿海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实际上,织纹螺可能含有河豚毒素,不宜食用。它原本无毒,但因在生长过程中可能摄食过有毒藻类而蓄积藻类毒素,从而被毒化。

约0.5毫克的河豚毒素即可毒死一个成年人。更重要的是,河豚毒素受热并不会分解,仅靠煮熟、煮透是无法完全去除毒素的。人一旦食用了含有河豚毒素的食品,毒素会通过阻断钠离子的通道功能来干扰神经传导,使人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并不是吃得越多中毒越严重,有时候,食用一颗就可能会致命。这种毒素的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小时。”肖阳海强调。曾有媒体报道,一女子吃完两捧织纹螺后心跳骤停,经过约9分钟的心肺复苏才恢复心跳,随后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多地发警示:勿食织纹螺

每年夏秋季节都是食用织纹螺中毒的高发季节,全国多地也曾多次发布警示,提醒市民勿食织纹螺。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醒,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广东佛山、韶关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过类似的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醒,学校食堂要禁止食用织纹螺等食品。

福建省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也发布提醒,食用织纹螺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可达4小时。该局提醒大家切勿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意外。

肖阳海说,医院每年都会接诊徐女士这样心存侥幸的患者。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捕捉、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要小看一颗织纹螺,重症者可能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切勿为一时口腹之欲而冒险食用织纹螺,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行为,可拨打12315举报。

据央视新闻

2024-10-08 医生:每年都有中毒者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2515.html 1 尝鲜吃了织纹螺 差点送命进医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