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来我家小住几日。每天天还未亮,母亲就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餐了。
“哇,面条真好吃。”儿子一边吃一边发出赞叹。母亲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只提醒他慢点吃。面条是母亲自己擀的,加鸡蛋和面,看起来黄澄澄的,嚼起来很劲道。擀面条很费工夫,但是比买来的面条好吃不知多少倍。
儿子夹起碗中的荷包蛋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半凝固状态的蛋黄顺着嘴角流下来。儿子对着母亲竖起了大拇指,说:“我明天还要吃外婆做的荷包蛋。”
母亲做的荷包蛋,是需要掌握火候的。煮的时间短了,鸡蛋软软的,不成形;煮的时间长了,蛋黄凝固了,口感也不好。这软硬适中,流黄溢香的荷包蛋一直是我的最爱。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用筷子翻了翻碗中的面条,果然里面也卧着一个荷包蛋。看看老公,也在边吃边夸赞母亲做的荷包蛋好吃。趁母亲去厨房拿调料,我快速地把我的面和母亲的面调换过来。果然,我们每个人碗里都有一个荷包蛋,唯独她自己的碗里没有。
母亲忙完了,准备吃饭。她从碗里翻出一个荷包蛋,不禁愣住了。她疑惑的目光扫视一圈,迎上我得意的笑,才知道面已被我掉包了。
往事又浮现在眼前。那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喂养了几只鸡。这样,母亲每天都能捡上几个热乎乎的鸡蛋。按母亲的话说,父亲干活要出苦力,必须要吃个鸡蛋长长力气;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要吃个鸡蛋补充营养。她嘛,吃鸡蛋过敏,就不吃了。
那时,我竟一直以为母亲真的不能吃鸡蛋,还笑她没有口福。直到有一天,我路过厨房,看到她在厨房里,把小弟碗里没吃干净的鸡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着,仿佛在享受世上最甜美的食物。我心里一酸,突然明白了母亲不吃鸡蛋的良苦用心。
后来,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鸡蛋不再是奢侈品。可是母亲多年的习惯仍未改变,她还是习惯于把好的东西留给我们,而忽略自己。
窗外,阳光暖暖的,母亲慢慢咀嚼着荷包蛋,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蛋香与家的味道,让人心生宁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团聚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