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今年夏天是我退休后的第8个夏天。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说,“春宜读子,夏宜读史,秋宜读经,冬宜读集”。细细想来,对喜欢读书的人们来说,四季都是读书时。
绿树浓荫夏日长,正是读书好时光。阳光明媚,微风轻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怡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在家中还是在树荫下读书,都能让人放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
今年7月,我集中精力拜读了《向毛泽东学习》《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苏轼全传》《曾国藩的智慧》《务虚笔记》《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魏书生的教育特色》等书籍,深感一本书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读书是丰富精神生活的妙招。
三伏天里沐书香,享受读书的宁静和愉悦,是老年人的一大幸事。品读谢春涛主编的《向毛泽东学习》一书,全方位解读毛泽东的为人之道、读书之专、谋略之深和心胸气度之宽广。作者提出了要从十四个方面向毛泽东学习,学习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哲学头脑和百姓情怀等。
全书史论结合,是一本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道德品行、领导才能的立体党史教科书。
读书,是我们人生的再出发,虽足不出户,但仍可以赏美丽风景,观世间百态;读书,能打通我们生命的经络,让阳气升发,百脉畅通。读书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让我们能更好地走进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读懂前行路上遇见的美好……
读书贵在坚持,读书的功夫体现在日复一日上,融汇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中。漫漫长路,心存希望,快乐就会降临;心怀畅想,机遇就会来到;心有善念,途中便有天使。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读书,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读书,让我们懂得看淡、看开,舍得、放下;人生几十年,弹指一瞬间,且行且珍惜。
父亲是我们家读书修身传统的开创者。在读书上,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父亲永远是我的榜样。他读书采用速读、通读、跳读、精读、再读等方法,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细读多思,如琢如磨,务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
父亲对读过的书,坚持温故而知新,熟练地讲解,自如地运用,使其言皆若出于己之心。他的读书精神,引领着儿孙前行,使我们的人生不再有疑惑。
读书,引领我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步入老年后的读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愈来愈感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像乘上一列远行的列车,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享受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感悟人生。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读书的意义,在于向古圣先贤学智慧、向革命前辈学初心,从别人已知的经历中获取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
读书是一种习惯,思考是一种体验;读一本好书,留下一份记忆。细想,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若我们能将茶余饭后那些零散的时间收集起来,用作读书学习,收获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能改变知识匮乏、文字苍白的状态。
读好书,做好人;容万物,知进退。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内心的力量更加充沛。坚守心灵的一方沃土,我们就一定能将自己的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之中,去迎接每一个美丽的晨曦,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