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目标,而是成就目标所需的耐心和韧劲。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所有的抵达之前,长路漫漫。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接住好运。
有人说,支撑我们奋力活着的,是那些想要做到而还未做到的事。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却很远,缺少耐心就永远走不到头。耐心,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坚持的修行。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好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被视作美好幻想,“一挥而就,马到成功”成为当务之急,人们凡事都希望能“立竿见影,吹糠见米”。
不禁要问,珍贵的耐心都到哪里去了?
耐心,说起来略显老套,做起来却极其考验人。它需要你拥有——
一
静下心地专注。全心全意沉浸到做事的氛围里:读书就安静地体会文字的美好,跑步就用心地感受身体的节奏,写作就投入地讲述故事的画面……
当你足够专注,种种杂念就能自动剥离。静下来,给手头的事务以专注,便会感到无限饱满踏实。日子寂静无闻,也似翩翩起舞。
二
埋头扎根地付出。放弃“凡事先找捷径”的投机心理,多几分踏实肯干的定力。以竞技体育来说,全红婵水花消失术的背后,是“每天几百次的起跳”;郑钦文创造中国网球历史的背后是“无论训练到多晚,都不肯早点离开,找一切机会多打几拍”。
场上的沉着淡定和从容冷静,是平日扎实积累赋予的坚实底气。
三
力扛重担的坚韧。喜欢电影《天气预报员》里的一段台词:“你知不知道,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耐心本质上是一股韧劲,最难的时候咬紧牙关跨过去,最累的时候撑住身心渡过去,最苦的时候抱定信念熬过去。一个人的耐心,并不体现在他如何处理得心应手之事,而是当前所未有的压力来了,他能否不急不躁,徐徐图之。
四
悦纳无常地包容。成长,不是一道“付出必然指向成功”的客观题,不如意实则常态。古人说:“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生活如海,总有高低起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泰然处之,胸有惊雷也面如平湖。
平和地接纳变化,慢慢地等待时机,期待而不焦急,淡然却不漠然。当你足够有耐心,你就能听到智慧的声音。
五
再接再厉地达观。充满耐心的人,不执着于结果,过程的收获才是他们眼里的宝藏。很多人遇事紧盯结果,一旦没有获得即刻、对等的回报,便失去继续下去的心气和从头再来的勇气。
而当你聚焦过程,心态就会平和许多。此时不如意,大不了再来一次,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哪怕输100次,也能再拼一局。
路还长,景色仍多,我们不慌不忙,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