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第12版:12

种牙降价后 一些医疗机构动起歪脑筋

“多拔多种”成了患者避不开的坑

近年来,种牙费用大幅降低。不过,有患者深度接触后发现:一些机构不满足于只挣一颗牙的钱,坏牙拔,病牙也拔,甚至还哄着拔好牙,多拔才能多种,在拔牙数量上让患者多掏钱。不仅如此,某些机构还以“免费检查”“低价体验”等方式吸引患者,再通过增加服务、添加耗材、捆绑消费等方式向患者多收费。同时为了让患者多来诊所治牙,某些口腔机构竟然动起歪脑筋,劝患者多拔牙多种牙,从中获取更多利润。

增加服务捆绑消费

部分机构价格不透明

北京的潘先生告诉记者,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先后去几家医疗机构了解戴牙冠的情况。但他发现,一些医疗机构一开始不会同他谈价格,而是为他拍牙片等一系列的检查。经过检查,机构会出具包括检查费、拍片费等在内的整套方案。在某家机构,曾先生这一颗牙的治疗费用竟然高达七八千元,对方称这就是所谓的“打包价”。

相比之下,有的医院会细分各种项目的具体收费,所有项目加起来总价也有六千元左右。

记者搜索社交平台发现,类似反映种植牙问题的帖子有很多,有不少教消费者如何“避坑”的科普帖。而消费者集中遇到的问题大多也是“多拔多种”、机构增加服务项目等价格不透明的问题。

本来可以修复治疗

为敛财劝患者拔牙

去年年初,国家医保局首次开展种植牙集采,将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牙体的价格直接降到千元以内。

据相关从业者杨女士介绍,种植牙价格降下来后,一些无良机构便开始想办法增加收入。“有些机构到处打广告,用低价格吸引患者。有人一看便宜就去了,但他们的病情未必符合广告上宣传的情况。”

机构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拔牙种牙。杨女士表示,正规的医疗机构评估一颗牙是否需要拔有严格的标准。比如根管治疗时,如果某颗牙最后被判定需杀神经,还伴随有活动的情况,但牙齿没有达到2级以上松动是不符合拔牙标准的。部分机构拔掉了不符合拔牙标准的牙,该机构就存在为多收费过度治疗等问题。因为拔牙后,患者只能选择价格比较高的种牙。

杨女士还透露,部分选择修复治疗的患者,最终在医生的引导下还是选择了拔牙种牙。一些机构会通过话术让消费者接受他们的治疗方案,比如对患者说“如果这个牙现在不拔,回头坏了还会遭二茬罪”等话术,来劝导患者下决心拔牙种牙。

故意模糊治疗方案

属侵权

对于一些医疗机构劝患者多拔牙多种牙的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采取“打包价”等形式为患者过度检查多收费,治疗上故意模糊治疗方案,为患者选择拔牙种牙等高收费方案,这一系列操作会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陈音江看来,医疗服务专业性强,其中有很明显的信息差,普通消费者很难作出判断,只能靠专业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专业指导。

陈音江建议,医疗机构应在提升服务质量和口碑上下功夫,不能通过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据《北京晚报》

2024-08-13 种牙降价后 一些医疗机构动起歪脑筋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7316.html 1 “多拔多种”成了患者避不开的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