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5日
第12版:12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苗笑阳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有一段台词,大致意思是:到了一个新单位,要先和那里的恶人们搞好关系,得罪了好人不可怕,得罪了恶人,会很麻烦。尽管是在幽默风趣的语境里说的,但也反映出一些人欺善怕恶的心态。

俗语云: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小人做恶无底线,行事不按道德规律出牌,且心胸狭窄,容易记仇。一旦得罪了他们,很有可能会受到报复骚扰。而君子则不然,他们往往比较大度,吃点儿亏也没有关系,即使得罪了他们,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危害。所以,会出现忽略“善人”的存在,而去关注“恶人”言行的个别现象。

如果做个善良的人,就要被忽略、被欺负,那么谁还会做好人?世界不就会被恶人小人掌控了吗!而事实上,好人还是占绝大多数,恶人小人之流,只是极少的存在。因为善良的人内心坦荡,不蝇营狗苟,不占便宜算计人,认为吃亏是福。因此,他们生活幸福指数高,白天可以从容品茶,心无挂碍,晚上可以踏实睡觉,不怕鬼敲门。而恶人小人则内心阴险,总认为所有人都欠他的,没有沾光就是吃亏了。他们以树敌为乐,处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所以,会白天紧张不踏实,晚上容易做噩梦,终日生活在忐忑不安中。这种人,即便是得到了些许利益,又能有多少幸福指数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小人恶人们总想沾光,善良的好人们总爱吃亏,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论语·宪问》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所以,首先要以直报怨,对待侵犯了自己利益的小人,不要一味地惯着他们,助长他们的邪气,要勇于捍卫自己的权益。二要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人间自有公道在。

有一位开修车行的师傅,因其技术精湛,人品实在,生意很好。于是,他又招了三个徒弟。为了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在律师的帮助下,他和三个徒弟签定了入职协议,规定在约好的服务年限内,不得以跳槽或自己单干等方式,从事相同及相近的职业。然后,他倾囊而教,徒弟们更是兢业而学。很快,三个徒弟的技术就与他不相上下了。他看到徒弟们进步如此之快,非常欣慰。为了让徒弟们多挣些钱,他把每月的利润平均分成四份,自己和三个徒弟每人一份。本以为这样做已经仁至义尽,徒弟们应该知足才是,可还有两个徒弟不满意,认为自己单干会赚得更多。两人分别编了理由辞职,又分别开了两家修车行,更为过分的是,他们的客户,都是抢他师父的资源。留下来的那位徒弟非常气愤,让师父依据协议去告他们违约。师傅却说,修车是个凭良心吃饭的辛苦活儿,不单单只靠技术。而且,这是个微利行业,一旦有了暴利想法,总想沾光不想吃亏、甚至总想着坑别人,肯定做不长。他俩只学到了我的技术,没有学到我经营的实质,是干不好这一行的。由他们去吧。

《增广贤文》说,“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这句话,在以前常被作为对联,悬挂在一些城隍庙。公道自在人心,邪气永远不会压过正气。那些苟且做恶的小人们,即便是侥幸做成功了,但其内心的罪恶感,会终生和他如影相随。

《道德经》里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套用当下的一句流行语来解释,就是:你尽管善良,上天自有衡量。

2024-08-05 □苗笑阳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341.html 1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