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妈妈都在暑假给孩子购买了某某学习礼盒”“孩子9月份才上大班,聪明的妈妈已经开始抢跑了”“暑期让孩子把它们给读完,孩子会哭着感谢你”……随着暑假到来,各种让孩子利用假期“弯道超车”的宣传数不胜数。一些自媒体、小程序纷纷用醒目的标题和夸张的语气,“劝导”家长购买教辅材料或是培训课程;而一些培训机构的老师,则偷偷将培训课程与考试成绩、升学挂钩。
鼓吹“弯道超车”
制造暑期焦虑
暑假来临,原本打算带孩子外出旅行的王女士却因为一条手机广告乱了方寸。“孩子考试成绩不错,本来答应暑假带她去旅游,放松一下。没想到,这几天,不停收到各种推送广告,都是强调暑假有多重要、一定要好好利用假期规划孩子学习的。”这些自动推送的广告里,“过来人”大谈特谈利用暑假让孩子“弯道超车”的经验,让王女士一下子乱了阵脚。
记者在王女士提供的微信小程序广告里看到,有商家为教辅材料打上了“2024暑假必备”“28天轻松领跑新学期”等标签;有的商家则在广告中宣称,自己售卖的教辅材料,“3年级到5年级学生家长都在抢”;甚至有商家自夸,如果说暑假预习有“卷王”,那自己推荐的这套教辅书就是“卷王天花板”。
记者了解到,去年,就有一些商家打着“暑假最可怕”的旗号贩卖焦虑,带货卖课。今年,“暑假最可怕”换了套路,变成“利用暑假弯道超车”的口号。这类广告语瞄准家长担心孩子暑假被同龄人落下的心理,制造暑期焦虑。
分享“学习经验”
实则卖课牟利
还有些自媒体公众号,虽然看似在分享一些学习经验,但却是给“带货”打掩护,字里行间悄然传递着焦虑情绪。
“三年级是学习的一道分水岭”“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五年级”“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初二”……前不久,一则名为“一生都很关键”的短视频在网上疯转。视频中,各种“名师”现身说法,为家长解读孩子学习中的关键期。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关键期竟然从0岁至6岁持续到大三大四,让人哭笑不得。继续看下去,三十岁、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都很“关键”。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评论区中,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了数万点赞。
记者发现,一到暑期,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宣讲各学龄段“关键期”的自媒体博主更多了,而且大多风格相似:戴着眼镜、化着淡妆、服装考究,妥妥的“名师”派头。有的短视频中,还给博主打上“金牌讲师”“二十年教学经验”等标签。
如此制造焦虑图什么?自然是带货卖课。在一位自称儿子4岁就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海淀妈妈”微信公众号中,仅有的几篇内容都是在推销数学启蒙课程。一位自称爱分享的“爸爸”似乎在英语学习上颇有心得,可在他的自媒体号上,多篇都是在为某英语培训机构“引流”。
“看得多了,我都没忍住,下单了。”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今年9月上一年级。不久前,她无意中刷到一位博主介绍如何幼小衔接的视频,并认真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来,相关视频都被“精准”推送而来。
挂钩考试升学
忽悠家长报班
“暑期焦虑风”除了在网上蔓延,一些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也悄然将暑期培训与考试成绩、择校升学等挂钩,人为制造焦虑。
在北京市西三环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一位老师卖力地向一名小学生家长推荐暑期试听课。得知孩子此前并未在任何培训机构学习后,这名老师说,孩子需要好好利用暑假“赶上去”。
“现在的小孩,三四岁就开始学英语,一年级就开始学奥数。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提前学已经很普遍了。”这名老师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90%的孩子英语就已经能够达到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有些孩子甚至达到高中的英语水平。既没有在外面报过英语班,也没有在课外提前学过英语的小孩,一个学校也找不出几个。如果不提前学英语,等上了初中,成绩最多也就是中等水平。而学了奥数,不仅可以参加奥数比赛,还可以参加一些学校的考试。当问到是什么样的考试,老师悄悄说,就是所谓的“点招”。
在一家卡巴少儿编程乐高机器人店内,一位老师正极力向一位参加编程社团的孩子推荐暑期编程集训。老师表示,开学以后,学校一般会在10月份左右,对社团的学员进行选拔。如果暑假不提前学,开学之后,很可能因为跟不上而被学校社团“刷下来”。
伴随着家长们的焦虑,暑假也渐渐“卷了起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实施,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力度。教育部门也曾多次提示家长,谨防暑假变成“第三个学期”。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