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聪 刘琰
初见沧州爱尔眼科医院青白二科主任周文宗,给人的感觉言辞简洁,雷厉风行。
“其实,每年我做的青光眼手术例数并不算多,只有200多台,远远比不上白内障手术量。青光眼在所有眼类疾病中,发病率不是最高的。”作为沧州资深青光眼疾病专家,他如是说。
为什么还要在这一专业领域里深耕多年?为什么在多数眼科医生还做着传统青光眼手术时,他不停歇地追寻着前沿技术脚步,不断学习、钻研?为什么在将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60%提升至97%、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35%提升至85%后,他依旧不满足,把目光转向基因层面,不断追根溯源?
答案,就在这里!
“让遗憾少一些,光明多一些!”
青光眼是排在全球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全球第一致盲眼病白内障,是可以通过手术复明;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目前的医疗手段只能延缓其发病进程,一旦致盲,终身无法复明。
“青光眼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慢性青光眼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在我接诊的沧州患者中,80%以上到了中晚期才到医院来诊治。”周文宗说,传统青光眼手术成功率较低,并且术后需要密切复查,如果发现眼压升高,就要及时用药或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去年,我专门做了前3年住院青光眼患者的电话回访,其中有40%的患者,电话打不通联系不上,只有20%的患者能坚持复诊,其余术后患者以各种理由放弃定期复查。”周文宗说。
让遗憾少些、再少些,能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光明!
9岁的小贺(化名)就是新的手术方式的受益者之一。小贺两岁时,家人发现孩子经常需要扶着墙才敢走路,开始以为是腿部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眼底神经萎缩严重,眼压高于正常值两三倍。
家人带着小贺辗转多家医院,效果都不明显。等一家人慕名来到沧州爱尔眼科医院求医时,孩子的左眼眼球膨胀、红肿,疼痛难忍,用药物已经无法控制。周文宗为小贺进行了新型青光眼手术——MAT手术,术后第4天,眼压就降下来了。随后多次复查,小贺的眼压始终保持在正常值,也停止了药物治疗,保住了视力。
来自吴桥的崔先生,5年前双眼视力模糊,但他一直没重视,导致病情逐渐加重,面临完全失明。崔先生不甘心,又多方打听来到沧州爱尔眼科医院找到了周文宗,周文宗发现崔先生残存视功能不足5%,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手术有风险。
最终,周文宗为崔先生制定了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方案。目前,河北省内只有4家医院能实施这种新型手术,而沧州爱尔眼科医院已经开展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崔先生住院第二天,周文宗先为他进行了右眼手术,术后4天崔先生就出院了,眼压恢复正常。一个月后,医生继续为崔先生进行左眼手术,顺利完成。在术后多次复查中,崔先生的眼压一直保持在正常值,既不需要眼部按摩护理,也不用上药,视力完全保住了。崔先生又恢复了正常生活。
经过多年技术磨炼,如今,沧州爱尔眼科医院青白二科已经形成了多项成熟的青光眼新型手术方式。在省内较早开展了直视下房角分离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各类Schlemm管相关的微创青光眼手术,如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MAT、GATT,谷户勾房角切开术等,将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60%提升至97%,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从35%提升至85%。
“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在周文宗的办公室的墙上,锦旗挂得满满当当。许多青光眼患者来医院复查时,都喜欢到他这里坐坐、聊聊天。
沧州一家企业老板张先生给周文宗发来照片,白白胖胖的小婴儿在母亲怀里张嘴笑着,这一幕温馨又美好。谁也想不到之前张先生曾经历过怎样的伤痛。
几年前,张先生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发现眼部有问题。周文宗会诊,孩子被确诊为先天性青光眼。周文宗询问张先生是否有家族史后,发现张先生的妻子患有青光眼,因没有明显症状,一直没当回事。
“无论是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直系亲属有10%至15%的几率会患病,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周文宗介绍说。
张先生和妻子准备要二胎时,害怕孩子又会遗传青光眼,于是向周文宗求助。“父母患有青光眼,孩子遗传的概率非常高,要想从根源阻断,就是做产前基因筛查。”周文宗说,他推荐张先生去北京协和医院做了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到目前已知青光眼种类的基因,从而达到优生优育。
如今,周文宗关注着沧州10个家庭的青光眼患者,定期回访,尽全力去阻断青光眼疾病在家族中的蔓延和发展。
面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周文宗经常免去检查费用,在为患者制订手术方案时,也全面考虑患者家庭情况,花最少的钱、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一届青光眼学组委员、河北省爱尔青光眼学组组长,周文宗是爱尔眼科集团认证的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资质和带教专家,擅长各种复杂白内障、青光眼手术,尤其是各类多焦点及散光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周文宗会尽最大努力让沧州青光眼患者能少一些病痛、更多拥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