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每天晚餐后,我都要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习惯。
走在公园里曲折的石子路上,微风带着花草树木的气息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又略感恍然,似身在梦境。一些中老年人在公园的一角扎堆跳民族舞,几位手扶拐杖的耄耋老人则三三两两地坐在纪念碑下的长椅上,观看一群大妈扭秧歌。人群之间,或有儿童追逐嬉戏,还有其长辈紧跟在身后,喊着“慢一点”“快回来”……热闹而温馨。只要常看国际新闻,就会发现全球总有一地或多地有战事,再看到身边这一幅和平景象,不由得衷心庆幸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沿着紧贴围墙内侧的小路,我在公园里一边走,一边这样想着。
大约走了三圈,我就知道时间到了,该回家了。回家的路有三条,不过,来的时候,我总喜欢走最近的那条路;回家时,我才会“不走寻常路”,在另外两条路中随便选择一条,漫步其中。“昨天走的是这条路,前天是那条,那今天应该走……”出了公园,我仔细地盘算着。“嗯,今天就走这条小路吧。”
行程过半,我突然隐约听见了优美的器乐声。奈何我虽年岁不小,但见识尚少,驻足听了许久,也听不出是何种乐器。天已黑了,我只能循着声音的来源慢慢找寻。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定要把这吹奏者找出来,看个究竟。
就这样,又走了一会儿,我才在一辆停着的汽车后面,看到一位年约70岁的男人。此刻,他正坐在一个小石墩上,吹着一件乐器。我知道,那乐器的名字叫萨克斯。
嗯,还别说,由它吹出来的《回家》一曲,确实挺好听。有一瞬间,竟让我仿佛回到了孩子的学生时代。当年,每到放学时,我就去接她,学校总是用大喇叭播放这首《回家》,以此宣布“放学时间到”。本来,我想问他“为什么不去公园里演奏”,可细想下,跟陌生人说得太多,似乎有些冒昧,于是默然。
平日里,来公园跳舞的人都是用大音箱来播放音乐的,少有自己演奏乐曲者。只有下午,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坐在公园里隐秘的角落里,毫无节奏地练习拉二胡,或用小号吹着“哆唻咪”。想来,或许那种氛围不适合熟练吹奏萨克斯的这位“高人”。他一曲奏毕,我由衷地为他鼓起了掌。
听到了掌声,这位老人注意到了我。他笑着对我点头示意,然后又继续吹奏起来。
这个傍晚,似与每天一样,又似乎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