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话里是指人遇到困难,慌张着急而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意思。
(知微庐主)
\ 你说我说
远歆:最近亲戚在装修,事情多,经常听他说,“装修里外一个人,又买这又买那,还得监工,闹得我都麻爪了”。
冬东:应该是借用于手脚麻不能动,用于忙不过来了,或遇到困难,“这回可麻爪了,这么重要的任务,还没个懂行的,可怎么完成啊”!
王玉营:我理解就是忙不过来了,忙得手都不听使唤了。形容忙的程度。
王维方:“哎,我这里都抓花椒了。”抓花椒了,是“麻爪儿”的另类幽默表达,形容手足无措、穷于应对,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典型的沧州老俗话。
冬东:有时说老鼠见了猫,吓得麻爪儿了。
守株者:这里有一个麻爪儿的典型场景。抓住一条蜥蜴,用麦秆或其他细长草棍,捅一下烟袋杆,把烟袋油子抹在蜥蜴嘴里。它马上四肢抽搐、不能动弹。人们就说它麻爪了,只不过想想有点儿残忍。于是,坊间就有了一个歇后语:蛇虎溜子吃烟袋油——麻爪儿了!
飞鸿:还有个类似的词,粘爪儿了,是说不好处理了。
王吉仓:黏爪儿了,是说砸手里了。
老兵李:麻爪儿了,是指遇到难题解决不了。粘(nián)爪了,是指忙得不可开交,自己一身麻烦,无力帮别人解决问题。
李双盈:麻爪儿还有一层意思,表示害怕、惊恐的状态。吓麻爪儿了,其本意还是表示手脚不听使唤。
刘之龙:“忙得我麻爪儿了,不知拿嘛了。”就是手麻脚麻,不是指生理上的手麻脚麻,而是说慌手慌脚一时不知所措,这也得干,那也得干。
马金铃:关于麻爪儿,记得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跟老鼠有关。说有一种老鼠药,老鼠吃了爪子就麻,就跑不动了。老鼠遇到猫也是先麻爪儿。我还真关注过,老鼠只要被猫捉到,爪子是颤抖的,即使跑也跑不快。因此,麻爪儿就是遇事不知所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