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1岁男孩小杰(化名),体重98公斤,血糖指标处于临界值,离2型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医生指出,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增加成年后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影响心理健康。
1 每天睡前吃“夜宵”
11岁的小杰身高160厘米,体重却达到了98公斤,已经属于重度肥胖。
近日,家人带着小杰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院长傅君芬检查发现,小杰脖子上皮肤颜色发黑,手臂、大腿上有一道道明显的肥胖纹。除了有高血压、高血脂外,小杰的血糖指标也不正常,属于糖尿病前期,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
小杰的父母说,小杰饭量一直很好,每餐都吃很多,最喜欢吃面条、饺子、馄饨,还有肥肉、炸鸡,不爱吃蔬菜,从五六岁起就超重了。家长一直觉得孩子能吃,说明胃口好,身体壮实,就没有重视。
小学以后,小杰的食量更大了。除了一日三餐,小杰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点心、面包、蛋糕、包子。小杰吃了点心没多久就吃晚饭,晚饭又吃得多,吃完晚饭写作业。到了晚上临睡觉前,小杰又要喝牛奶、吃饼干、水果当夜宵,相当于一天至少要吃五六餐。长此以往,小杰体重一直飙升。
“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发生胰岛素抵抗。肥胖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是吃出来的。”傅君芬说,如果小杰的肥胖问题不解决,后期可能就会严重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甚至需要长期吃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
2 儿童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吃是好事,小时候胖一点不碍事,长大了自然会瘦。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有些孩子得病后,家长都没有察觉。”傅君芬说,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性早熟、矮小的问题非常重视,但对于孩子肥胖的问题意识不足。
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增加成年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影响心理健康。
尤其是近年来门诊中发现,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上升明显。排除遗传因素外,肥胖、超重是主要原因。儿童糖尿病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孩子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部位出现黑棘皮,家长一旦发现,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要预防孩子肥胖,以及肥胖导致的多种疾病,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防患于未然。家长除了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体生长数据,了解孩子的营养状况和生长速度外,最关键的还是要管理好孩子每天的饮食,少吃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管住嘴。
三餐保证营养均衡,没有必要再给孩子额外加餐。很多孩子平时喜欢吃的蛋糕、喝的饮料,都是含糖量很高的,吃多了会对胰腺造成负担。因此,孩子平时要少吃这些东西。
据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