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第14版:14

昏睡20小时,醒后觉得自己“穿越”了

医生:分离障碍一般是由心理创伤引起

近日,浙江20岁的小远,一觉醒来竟觉得自己“穿越”了,还能清楚地描述出自己“穿越”的经历。医生称,小远其实是分离障碍,即俗称的癔症。

1 睡了20小时,醒来后觉得自己“穿越”了

小远被家人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就诊时处于昏睡状态。生命体征平稳,面容平静,偶尔带笑,无论怎么呼唤,他都无动于衷。就这样,他足足睡了20个小时,醒来后在医院就问:“我是不是‘穿越’了?我刚还在和表哥打游戏……”

听到他的话,家里人感到很惊讶,小远的表哥在两年前就去世了。他们从小一起玩到大,如亲兄弟。为了让小远专心高考,表哥去世没有让他知道。因没见到表哥最后一面,小远一直耿耿于怀。

小远足足睡了20个小时后,自己醒来了。小远还跟医生分享了他和表哥所做的事:去了表哥家,还吃了水果,最后一起打游戏。后来,通过心理治疗,并用药物调整睡眠和情绪,小远一周后顺利出院。

2 分离障碍把“梦境”当成现实

小远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真是“穿越”了?

医生仔细检查分析后判断,小远其实是分离障碍,即俗称的癔症。

分离障碍一般是由心理创伤引起,小远无法接受表哥离世,因最后一面都没见而自责愧疚。加上噪音导致睡眠不好,精神疲惫,他便恍恍惚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就把生动的“梦境”当成是现实。

分离性障碍(俗称癔症、癔病、歇斯底里症),是一组对过去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的疾病。换言之,分离性障碍患者的人,可能会感到与自己和环境脱节,患病率约为1%—5%。

分离性障碍常见的类型有:分离性遗忘、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漫游和现实解体障碍等。

3 分离性障碍的临床表现

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简单来说,患者在病前常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刺激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等。

该病是由生物学因素、应激性事件以及性别文化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是精神因素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父母养育问题是患儿患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主要原因。如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性忽略、混乱性依恋以及创伤、委屈、紧张、生气、突然的不幸事件、不良的心理暗示等均可导致发作。

据广州日报

2024-06-18 医生:分离障碍一般是由心理创伤引起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1227.html 1 昏睡20小时,醒后觉得自己“穿越”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