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第07版:07

一杯豆浆下肚,父女二人中毒被送医

医生:豆浆应沸腾后再煮10分钟饮用才安全

近日,浙江杭州7岁女孩珂珂和父亲自磨豆浆并煮沸后立即盛出,稍加放凉后便一起饮用。没想到,几个小时后,父女二人被送到医院救治。

1 喝自制豆浆,父女二人中毒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急诊厅接到120转运电话,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正是珂珂父女。此时,距离他们食用豆浆已超过了4小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护人员迅速判断出这对父女极有可能是食物中毒了。

据当日急诊值班的儿科副主任杨广飞回忆,珂珂送到急诊时特别兴奋,像魔怔似的,一会儿嘴里念着“老师来了”“我要去上课”,一会儿又嚷嚷着头晕难受、烦躁不安,但面对医生或家人的询问时,却呼之不应、无法对答。

幸运的是,经过积极抢救,珂珂的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也平稳了下来。这也证实了医生最初的判断,珂珂一系列“不正常”的表现很有可能是因毒物所致的神经障碍。

通过病史询问,医生了解到,当天,珂珂在上早课也就是食用自制豆浆后近1小时就出现了不舒服,但当时症状较轻,仅仅表现为头晕,没有食物中毒常见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她没有特别在意。直至她后期出现头晕加重、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才引起了学校老师的警惕,随即将她送医。

几乎同时,珂珂的父亲也出现了这些症状。因摄入量较多,珂珂父亲神经中毒症状更明显,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谵妄症状。经过医生积极的血液灌流等治疗,珂珂父亲也康复出院。

2 罪魁祸首竟是豆浆

作为“国民早餐”之一的豆浆为何会致人中毒?原来,看似煮沸的豆浆实则并未熟透,它以“假沸”的状态,让父女二人食用后中毒。

因大豆富含蛋白质,且含有皂甙这类天然表面活性剂,使得豆浆表面很容易产生大量的肥皂样泡沫,看起来好似煮沸,实际温度只有80摄氏度左右,完全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煮沸。

在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大豆中的有害物质,又叫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凝集素等)不能被完全破坏或灭活,导致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

因此,豆浆应在完全沸腾的情况下维持至少10分钟后,饮用才会安全。

3 入夏后防食物中毒

医生表示,喝了未煮熟豆浆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轻则出现一过性的消化道不适,严重者可累及神经、循环系统或损害到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在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儿童群体中,食物中毒更为多见且起病较急。因此,防患于未然尤其重要,如避免食用污染、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需要煮沸的食物避免生食,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高温季节将近,食物中毒事件将多发,如若孩子不小心误食,当务之急是需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

识别是否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表现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急性胃肠道表现,部分伴有发热、怕冷、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但当出现烦躁、意识障碍、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尿潴留等神经毒性症状或出现四肢发冷、皮肤苍白时,意味着中毒程度较重,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施行急救措施 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清除体内毒物。对于两小时以内发生的食物中毒,大量饮水及催吐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将还未消化吸收的食物稀释并吐出,并封存呕吐物标本。需注意的是,如果呕吐物中有血性或咖啡色液体,应暂停催吐,尽快就医。

对于两小时之前发生的食物中毒,可用开塞露灌肠促进有毒物质排出,并立即前往医院,必要时洗胃(4小时—6小时)。接下来就交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并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提供中毒线索。

据杭州日报

2024-06-15 医生:豆浆应沸腾后再煮10分钟饮用才安全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0991.html 1 一杯豆浆下肚,父女二人中毒被送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