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第10版:10

陪伴师不是“万能钥匙”

宗 禾

近日,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职业在社交媒体火了。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并在陪伴中观察孩子的习惯,进而进行引导调整,选择一位有教育职业经历的陪伴师陪伴孩子成长,逐渐成为一些职场父母的新选择。

(据6月4日《沧州晚报》12版)

陪伴儿童在今天变得职业化,我们或许更应该反思,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

市场上出现了对儿童成长陪伴师的社会需求,这说明家庭、社会越来越关注儿童乃至青少年的成长,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更了解陪伴的重要性。

陪伴儿童是父母的天职,如今这一项任务却成了工作,说明我们在家庭教育上还存在误区。即便是雇佣了陪伴师,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这一职业的存在依旧无法替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天然纽带,也无法替代父母在陪伴孩子时所带来的爱与关心。

从求职者经验、素质来看,一些缺乏教育行业经验积累的年轻从业者,难以满足儿童成长陪伴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功课辅导,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早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

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儿童成长规律,对陪伴师所要扮演的角色缺乏准确定位,只是玩弄概念、“新瓶装旧酒”,那么这些所谓的“陪伴”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还需警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有些校外培训人员“换个马甲”上岗,继续从事学科培训工作。有专家就提出自己的担忧:不能打着“儿童成长陪伴师”的幌子做学科教育。有些机构为了招揽生意,向家长表示可以提供学科辅导;有的陪伴师也把学科特长包装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在搞学科培训。

目前,“儿童成长陪伴师”通常直接受雇于有需要的家庭,缺乏中间机构的制约和保障。为加强职业化、规范化水平,可以由具有专业水平的机构实施培训上岗,然后委派到家庭。如此,既能解决陪伴师社保、纳税等问题,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06-07 宗 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0315.html 1 陪伴师不是“万能钥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