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落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南川老街的杜生包子店内,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新鲜出锅了,白净暄软的包子胖乎乎的,3个包子为一两,趁热放进盘子里端上客人的餐桌,再来上一碗熬得黏稠香甜的八宝粥,这简简单单的一份早餐,为一整天注入了活力。
提起杜生包子,在沧州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份源于1905年的美味,由天津传入。经过多年的积累,杜生包子以香味纯正、咸淡适中、润而不油名扬津沧一带。
如今,尚国正和两位合伙人一起建立了12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让和面、醒发、和馅等备料过程标准化,保证了食品安全。中央厨房备料,门店现包现蒸的模式,让更多人尝到了美味的杜生包子。
食材透明 吃得放心
包子好吃,皮是关键。品质上乘的五得利7星面粉,加猪油、白糖和老肥,和出来的面色泽白润,松软有弹性,带着淡淡的麦香。
和好的面,经过10个小时的醒发,面团变得富有弹性。将面团均匀分成80克左右的面剂,一个个的小面剂子圆滚滚的,十分可爱。
新鲜的冷鲜肉做肉馅,是最合适不过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搅打后变成粉白相间的肉馅。肉馅够新鲜,做出的包子才能鲜嫩多汁,肉香四溢。
大葱、茴香、韭菜……各类新鲜的配菜配送来到中央厨房后,经过仔细清洗,剁碎后与肉馅进行混合,再加入各种调味料,一份份各不相同的包子馅,就搅拌好了。标准化的流程,能确保每一家门店的顾客,都能吃到同样味道的包子。
包子配粥 吃得舒心
每天,面剂和包子馅配送到各个门店后,就到了厨房里的师傅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
只见师傅们用手掌将面团轻轻压扁,再用擀面杖擀成薄厚均匀的圆皮。包子馅放在面皮中央,然后轻轻地将面皮四周提起,一边旋转一边捏合,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饱满、封口严实的包子就包好了。
将包子整整齐齐地码放在蒸屉上,一屉30个,5屉为一笼。开火后15分钟,香喷喷的包子就出锅了。锅盖掀开,蒸汽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包子的香味。白白胖胖的包子热乎暄软,实在讨人喜欢。
猪肉大葱包子是杜生包子的经典味道,每一位来店里的顾客,都要点上一两尝一尝。一口下去,先咬到松软的包子皮,包子皮被汁水微微浸润,更添几分滋味。再一口,包子馅咸香可口,油润不腻,再蘸上些许醋和辣椒油,更是滋味十足,百吃不腻。
除了茴香鸡蛋、猪肉酸菜、虾仁素三鲜等经典口味,杜生包子店内还有具有本地特色的马齿苋熏肉包。野生的马齿苋是许多沧州人的童年记忆,但现在却不多见了。杜生包子将马齿苋从农户们手中收来,进行冷鲜保存,再配上自制的熏肉,做出的包子,味道十分独特。
吃包子的时候,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粥,才吃得舒坦。
现熬的八宝粥、红薯玉米粥、金瓜小米粥等5款粥,在杜生包子的店内,只需3元就能自助选择。为了保证新鲜,店内的粥都是提前一晚将原料清洗、准备好后,放入自动熬粥机,再预约好时间。这样,每天早上门店一营业,煮得甜蜜黏稠的粥也熟了。
一碗粥,一两包子,一碟小菜。虽然简单,却吃得舒心。如今,杜生包子已经开了7家门店。尚国正说:“希望杜生包子能走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尝尝这份来自沧州的美味。”
店址:运河区南川老街1楼C2-17号商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