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到好友信息:我这个家,既不是湾,也不是港,而是一座修罗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一场让人猝不及防的战斗。
一看便知,她这是又和父母闹矛盾了。每次聊天,听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怕和父母相处。尽管每次都抱着好好相处的心愿,但总是事与愿违。说不了几句话,就会起冲突。我一边习惯她的抱怨,一边很心疼她,于是,回复好友:我送你一本书,或许它能帮你把“修罗场”变成“合家欢”。
这本书是金惟纯先生和两个女儿共同完成的《人生总会有答案》,它以父女间60多封信件为载体,向读者坦诚了一段家庭关系,如何从“支离”到“圆满”。
这本书表明,想要修复家庭关系,一定要历经“三重门”:一是重返童年,二是重写剧本,三是重新演绎。
关于“人生剧本”,书中提及近30次。
何为人生剧本?是不是就是每个人的“童年创伤”?
相比“童年创伤”主体指向家庭,“人生剧本”的主体,则是自己。说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童年”这个关键期。成年人的很多心理问题以及部分生活困难,都源于童年时的遭遇。
书中写道:人生剧本的大纲,大约在6岁就已经完成。若无内省的功夫,可能一辈子受其影响而不自知。治愈原生家庭的伤,重返童年是最近的路。
重返童年,目的是重写剧本;重写剧本,关键是不再针对别人,而是不断修炼自己。“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好”,这是金先生修炼自己的感悟。靠着自己50多岁开始的人生修炼,他最终与母亲和解。
他写道:我终于看到,自己所有能耐都来自母亲的对待。写文章的能力,来自母亲无数遍述说苦难人生;做事的能力,来自母亲要求我做家务事;独立和承担能力,来自母亲不断提醒我人生无可依赖……这话不禁让人感慨:能修炼自己,连创伤都是财富。
动不动就把自己过得过不好,归咎于原生家庭,这将很难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向外找,只有抱怨,没有答案;向内看,才能生出力量,活得更自在。
别忘了自己的感受
一位家庭主妇,凡事都会优先为丈夫和孩子考虑。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总要留给老公和孩子。家里的家务活,她也总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她说:“丈夫工作太忙,有时候加班到很晚才回来,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就只想让他休息。孩子太小,只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她本以为,自己的付出会被家人看见。
没想到,今年“五一”网店搞活动,她给丈夫买了短袖上衣、裤子和皮带,给孩子买了想要很久的玩具和荧光笔,顺便给自己也买了一条打折的连衣裙。
可丈夫看到快递时却说:“你又不是小姑娘了,怎么还买裙子?”
孩子在旁边也附和着说:“对啊妈妈,你平时也不出去,没必要穿那么好。”
父子俩的一席话,瞬间令她的心情跌入冰窖。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付出,不仅没有换来他们父子俩的感恩,反而是无视与不配。
人活着最不划算的行为就是,你以为自己付出所有,对方就会感同身受。但时间越久你越会发现,一味的讨好未必能换来对方的真心相待,反而还会让对方觉得理所当然。
《局外人》里说:“如果你想快乐,就一定不能太关注别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你可以为别人付出,但别忘了也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 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