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一连几天接诊了5例因吃笋造成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还有人因此而差点休克。医生提醒,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笋。
1 连续4天吃笋,男子腹痛、黑便
宁波的王先生今年32岁,几天前趁着周末他和家人上山挖了几大袋春笋搬回家。趁着笋还新鲜,他连续4天都吃笋,炒笋片、笋烤肉顿顿不离。
第5天早上起床后,王先生出现了肚子痛的症状。当他在马桶里看到自己解出的黑色大便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到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经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血红蛋白指标下降明显,结合其存在黑便等典型症状,医生初步判断为胃出血。
随后,王先生进行了胃镜检查。内镜下,清晰可见十二指肠球部有巨大溃疡,还有一个小动脉正在不停喷血。
2 吃笋后喷出800毫升鲜血
同样是吃多了春笋,相比之下,邱先生的情形更为惊险。
62岁的邱先生患有乙肝肝硬化多年,最近,春笋上市了,他自然是不会错过这口美食。连吃几日之后,邱先生突然开始大口呕血。家人赶紧把邱先生送到了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当时邱先生仍在喷射状呕血,出血量超过800毫升,面色苍白。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就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继发休克,危及生命。
医生从内镜看到,邱先生的胃里全是鲜血。邱先生搞不明白,为什么吃几顿笋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医生解释,肝硬化是肝病发展的中晚期阶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反复出血、不易止血等特点,是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死亡率极高。
笋有较多粗纤维,极易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邱先生因目前已经处于肝硬化中晚期,仍需进一步进行肝移植等治疗。
3 笋吃多了,容易长胃结石
医生介绍,这段时间以来他们还接诊了因吃笋导致胃结石的患者。
春笋低脂肪、低糖、富含粗纤维,能很好地促进胃肠蠕动,平时没有明显胃病等消化道基础疾病的人可以适量食用,但不建议大量食用。这几种人群不宜多吃春笋:
肠胃疾病及肝硬化患者 春笋本身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对于肝硬化、消化道溃疡疾病、胃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来说,容易加重病情。
有尿道结石的病人 因春笋含有草酸,在体内很容易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引起结石。
儿童和老人 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和利用,儿童吃春笋不仅会伤胃,还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此14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吃太多笋。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体质较差,胃肠道功能容易紊乱,因此尽量少吃笋。
过敏体质人群 敏感体质的人也要谨慎吃笋,春笋含有草酸,会引起过敏加重,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吃笋时更要小心,以免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痛风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笋富含嘌呤,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加重肾病。
据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