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第06版:06

摆地摊

鲍智泉

资料片

年逾古稀的老伴儿,竟对摆地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起初,她提及此想法,我仅付之一笑,以为是玩笑话。毕竟家中尚无经济之忧,无需她承受风吹日晒,以摆摊谋生。然而,她言辞坚定,说:“摆摊非但不损你颜面,于我也无失身份。”更提及一位九旬离休老干部,摆摊只为乐趣,而非生活所迫。

面对她的坚持与对充实老年生活的追求,我虽再三劝阻,但终难改其意,只能退而立下规矩:恶劣天气、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时,皆不出摊。

老伴儿早年供职于百货公司,曾代人值守柜台,故对经营之道并不陌生。她决意行动后,便着手整理家中陈年杂物:历次会议纪念品、孙辈的旧画报、停用的纸币、淘汰的生活用品等,一一分类、估价,为出摊做足准备。

我将此事告知子女,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不但未加阻拦,而且积极响应,不仅将自家闲置物品悉数贡献,还从亲友、同事处搜罗来各类淘汰物品,为老伴儿的地摊充实货源。收益虽微薄,但换来了老伴儿极大的满足感与快乐。每晚盘点所得,她总是神采飞扬:“今日所得,足以应付咱俩一周开销。”

老伴儿摆摊,并非单纯逐利。遇有困难老人或残疾人士,她常慷慨赠予所需之物,视为行善之举。曾有一农村老翁带着孙子反复流连于摊前,对几本画报爱不释手却又囊中羞涩。老伴儿见状,无偿赠送。此举令她深感自豪:“我岂是见钱眼开之人?摆摊旨在寻乐,旧物得其所用,胜过弃之废品堆。”

摆摊生涯中,老伴儿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论是摊主还是顾客,彼此交流心得,共同学习鉴别新老物件的知识。这一方小天地使她腿脚常动、思维活跃,甚至从微信支付的“门外汉”变为能熟练运用、助人解困的“达人”。老伴儿与时俱进,乐在其中。

如此看来,老伴儿对摆地摊的痴迷已超越生意本身,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间的乐趣、善意与收获,使得她何时“金盆洗手”,已变得不再重要。

2024-04-27 鲍智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6337.html 1 摆地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