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自己的父亲通过“货到付款”方式在网上购买保健品,签收、付费后发现收到的都是伪劣产品。李先生想要替父维权,却发现卖家已经更换商品链接或是根本联系不上,难以“售后”。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正是钻了“货到付款”没有大平台居中保障的空子,向老年人高价兜售保健品等商品。
7元药卖150元,“货到付款”暗藏骗局
李先生表示,自己的父亲身体不太好,经常在网上购买一些保健品。近日,他接到了小区快递员的电话。原来,他父亲在网上多次购买的保健品并非由正规厂家或平台寄来,且均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价格较高,这引起了快递员的警惕,他询问李先生是否需要直接拒收。这时,李先生才知道,此前,父亲曾多次在网上下单购买高价保健品,可能是遭遇了骗局。
通过与父亲沟通,李先生了解到,父亲购买的保健品有的价格虚高,有的则是“三无”产品。李先生想要帮助父亲联系店铺的客服,才发现好多店铺已经联系不上,一些链接被篡改,点开后,已不是此前所购买商品的链接,根本无法退款。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针对老年人推销的保健品等商品,商家惯用“货到付款”方式,不少老年人也因此遭遇了骗局。比如,有的商家会宣传“免费试用、无效退款”,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后,想退款却根本找不到人。
此前,有一位来自江苏的快递员实名举报称:“一天早上,有一个快递需要配送,货到付款,1200元。当我联系到收件方并送过去,看到的是一个看上去大约70岁的老太太,正在路边卖早餐。我提醒她,这药品不一定真的有效果,她却信誓旦旦地说,她的几个朋友都说这药有奇效。然后,老太太给了我1200元现金,都是5元、10元的钱币,我真的于心不忍。后来,我查了一下,药品价值7元一盒,电商卖给老人却要150元一盒。”
正规电商平台不设置“货到付款”方式
记者发现,关于“货到付款”的投诉大多为签收后无法“售后”。由于没有大的电商平台在背后作为保障,因此老年人收货、付款后,即使发现收到的物品有问题,也只能在网上找到一个购物链接,无法找到商家,也就无法申请退货或其他服务。
正规的平台方,通常不允许卖家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而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买家先行付款到平台方,然后卖家发货,买家签收后,平台再向卖家打款。在这种交易方式下,平台充当中间人,起到了保障诚信交易的作用。
记者询问了多个电商平台,客服均表示平台不设“货到付款”方式,建议“不要走线下交易,只有在平台上的订单才会有有效的交易依据,客服才能在平台上进行操作,保障买家的售后权利。”客服提示称,一旦脱离平台,私下进行金钱交易,维权就会很难。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一位客服表示:一是建议买家联系工商局,进行投诉。二是通过平台为联系中介进行的“货到付款”交易,核实后,平台会帮助买家联系商家并进行协商,尽力维护买家权益,若商家不予退款,平台就会惩治商家。
收到快递并付款后,再想退货有难度
采访中,有的买家表示“希望快递公司能提供对方的地址或者信息,便于买家维权”。针对类似的诉求,不同快递公司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中通快递、申通快递与百世汇通的客服称:“付款成功后无法拒收,货款直接打到发件人的银行卡里了,若联系不上发件人,则属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物流方无权干涉。”客服还表示:“此类消息是加密的,连我们客服都看不到,因此无法为您告知卖家的详细地址和信息。”
韵达快递和圆通快递的客服建议:“买家可以联系相应的快递站和业务员,根据快递面单联系寄件人,若还是联系不上,就没有办法了。”
京东快递的客服表示:“会根据订单编号反馈给专人处理,尽力联系到寄件人员,不设时限。”
顺丰快递的客服表示:“若收到‘货到付款’包裹,验收时,发现货不对板,我们支持当面拒收。”
上述快递公司的客服均表示,一旦签收并付款后,如果对商品不满意,想要退货,就有一定难度了。
有消费者表示,父母的快递账号绑定在自己手机上,有时候能通过App(移动互联网应用)看到老人网购了“货到付款”的保健品,本想中途拦截,但App上却没有拦截渠道。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多家快递公司,客服表示:“收件人(买家)无法申请退回,只有寄件人(卖家)才可以。遇到此类情况,建议消费者收到货时当面拒收。”
消费者遇到“货到付款”,最好拒收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告诉记者:“‘货到付款’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个是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法律关系,一个是快递公司与买家的法律关系。感觉购物上当受骗,可以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快递公司配送有问题,快递公司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快递公司的责任是把东西送到买家手里,如买家选择了‘货到付款’,东西送到了,验收完毕,发现没有问题时,可以付款。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拒收。”
“我建议大家买东西尽量不要采取‘货到付款’方式,如果遇到自己不知情的‘货到付款’,就一定要当面验收、检查,避免上当受骗。如果快递员不让验货的话,就立马拒收。一旦签收,再去维权,成本就比较高了。”徐勇说。
有律师表示,“货到付款”后若联系不上卖家,建议消费者拨打12315热线投诉。若涉案金额较大,则可以收集好证据,向法院起诉。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