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山东男子小凯(化名),幼年时就记得自己生活过不止一个家庭,寻找亲人的想法在他心底生根发芽,15岁时便离家踏上寻亲之路。
多年来,小凯在寻亲路上碰了很多壁,也收获了温暖。他在和一位寻找儿子的女子进行DNA比对失败后,双方依旧互相支持鼓励,以母子相称。小凯还当志愿者帮助其他寻亲人,最终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近日找到了他山西河曲县的亲生父亲。
原来,小凯早已在几个月前就和父亲加上了微信,父亲也曾在他的直播间观看,两人还曾互相鼓励,却阴差阳错地错过了。好在不负有心人,小凯圆了自己的回家梦。3月31日,小凯将和父亲、弟弟、妹妹团圆。
凭借模糊记忆寻家20年
3月14日,是35岁的小凯人生中最激动的一天,以至于在极度兴奋过后,他病倒了。
兴奋是因为他寻亲二十年终于有了结果,他找到了自己山西忻州市河曲县的家人。
小凯小时候生活在山东济宁,但他脑海中一直有模糊的记忆,自己2岁、5岁时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尽管记忆模糊,但这份印象一直深刻印在他的心里,他也一直知道他并不是如今家庭的亲生孩子。
小凯说,除了记忆外,少年时在养父家中,也始终找不到归属感。
想着即使留在家里也感受不到温暖,小凯在15岁时辍学打工,并发誓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
当时他也不会任何技术,只能到工地上打小工。此后,他又从事了推销员、洗碗工等很多份工作。他走了很多地方,每到一处,就四处打听有没有人家丢过孩子。
这样大海捞针式的寻找,自然是毫无结果。小凯内心也明白,他除了自己幼年时的照片外,没有任何的信息,寻亲更多的是给自己内心慰藉。但他内心一直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家人。
经过多年打拼,小凯如今有了自己的生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经营建材,也有了妻儿,但他一直没放弃寻家。
和寻亲人相互支持,以母子相称
寻亲路上,小凯有很多心酸,也得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关爱和支持。
小凯回忆,2023年,他结识了山西一位寻子母亲张女士。他发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张女士儿子岩岩的照片很相似,“我们都觉得像,但我不敢贸然相认,也不敢去做DNA比对,担心我不是岩岩。”于是他总拿着张女士儿子的照片,询问身边的人他们像不像,“我天天问,朋友都我被问烦了,我一拿出来他就会说像、像、像。”
最终,张女士和小凯采集血样,邮寄至四川绵阳市公安局胡祥雨寻亲工作室,请求帮忙鉴定,结果是比对失败。
虽然DNA比对失败,但两人仍亲如母子,小凯喊张女士为“老妈”。在张女士的鼓励下,小凯在网络上发布寻亲视频,希望亲人能看到。
找到父亲后发现早已是微信好友
3月14日,小凯格外忙碌都没空看手机信息,直到忙完才发现,有志愿者告诉他,最后一位的DNA比对成功了。
他们之间的缘分还不止于此。父亲早在数月前就曾在小凯的直播间观看过,但因为两人面容不像,所以也没多想,“爸爸当时还念叨,说他有个儿子和我年纪差不多,我还鼓励他来着。”小凯说,没想到亲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也向“老妈”张女士报了喜。
小凯了解到,他原本姓苗,1988年底出生时,因为家贫而被送养,后来转手到了山东济宁这户人家,与原生家庭失散。他家里还有一位大哥,在22岁时因和父亲拌嘴负气出走,至今杳无音讯。此外,他还有一对龙凤胎的弟弟妹妹,但母亲早已离世。
3月26日,小凯抵达河曲县,和弟弟见面。31日,是一家人计划的正式团圆的日子。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