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30日
第04版:04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为“正品”,官方渠道查询却有问题——

谁来为“防伪码”防伪?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显示为正品,包装和使用感受却有出入。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自制”防伪查询网站,联系官方渠道查询才让虚假防伪码显出原形。记者调查发现,防伪码和查询系统都可以花钱购买,甚至量身定做。而一些冠以“中国”“全国”名号的防伪查询系统也是由商业公司运作管理,并不具备可靠、权威的资质。

“防伪码”竟是“伪码”

“怎么也想不到,明明宣称是‘正品’,拿到手后却发现防伪码和防伪数字能造假。”谈到年前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一款汽车维保产品,王鸿运至今气愤不平。他直言,如果连防伪码都有状况,产品本身是不是正品,对他而言,已没有太多意义去较真了。

王鸿运最初并没有怀疑商品防伪码和防伪数字的真假,因为这款汽车维保产品,验证真伪的渠道有好几种。但当他用该产品最常见的“滴水变色”方法去验证时,发现自己手中的货物不用滴水就自动变色。对此,他有所怀疑,决定细细查看防伪码和数字。“与车友群其他群友发布的鉴别图片相比,我买到的产品防伪标识和数字模糊些,数字位置与间隔也不太对。”

后来,王鸿运用手机扫描防伪二维码,再次发现了新问题。“正品产品,扫描防伪码后会自动跳转到品牌官方公众号上。我扫描商品二维码后无法跳转到公众号不说,查询页面也是模拟的。”此后,他在寻求机构和他人的鉴定后,开始向消协投诉并与商家沟通“假一赔十”。然而,商家始终不承认产品有质量问题,但最终给了他“退一赔三”。“很多人不会去较真防伪码,觉得贴了防伪码,产品就是真的,其实真不一定。”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假防伪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够看到上千起投诉。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产品扫描防伪码或输入防伪数字后出现问题。用包装盒上的防伪码扫描,货品提示是正品,但从其他渠道直接联系官方查询,却被“打假”或建议谨慎购买。

几分钱一枚可定制

这些“有问题”、被指虚假的防伪码和查询网站,从哪里来?真如消费者所说可以“自己做”?记者调查发现,防伪码和查询系统的设计、生产、搭建等早已是一条成熟产业链。

“专业定制”“免费设计”“通用标签、现货速发”……在一些平台渠道中,以“防伪码”“防伪码定做”等词汇检索,很快就能弹出各类提供此项服务的商家。在这些商家的介绍宣传中,多以“一物一码”“免费拿样”“追溯查源”等为亮点,有的甚至以极低价格为噱头。

记者联系上三家不同公司。“看您需要多少量?我可以给您一个价目表。”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一枚防伪签上可以同时印制二维码、网址和电话三种查询验证途径,具体依企业需求来定。至于价格,10000枚防伪码600元,50000枚防伪码1300元,100000枚防伪码1600元。在这家公司下单,可以免费使用他们提供的通用版防伪查询网站系统和“400”电话,“企业logo(标识)发给我,我安排美工给您设计。”“你不用操心其他,买了就直接用。”

这些防伪码,一旦贴上包装盒,消费者为何能查询到是“正品”呢?多个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在生产环节就已经“准备”好了。以起订10000枚防伪码为例,公司会用电脑程序随机生成二维码和数字编码,而这些数据在生产制作防伪码的时候,就已上传到了与之配套使用的查询系统后台。“直接用通用系统的页面和电话就好了。如果你要定制属于你自己公司的查询页面,一次性收费400元,永久使用。”

记者调查发现,三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只是简单询问防伪需求和数量,便表示可发送企业标识,而后安排设计和生产。只有一家企业提出,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和流程,而后才能安排生产防伪码。这些资料和流程包括公司营业执照图片、委托书文档加盖公章图片以及法人身份证图片等。“消费者查询结果会提示是哪家公司的产品、是否正品等信息。一般5天左右发货。”

“国”字头系统不权威

采访发现,多家生产防伪码的公司,为了方便消费者扫码查询产品真伪信息,都会联动所谓的防伪查询网站系统。然而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这些网站系统看起来像“正规军”,但本质上并不权威。

以其中一家公司展示和提供的查询网站系统为例。在其展示的防伪码标签上,印刷有包含“国”字头的产品信息验证中心以及“国”字头的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字样,一字之差,让人感到迷惑。还有一个查询网站系统的页面上,赫然写着“打假扶优”“品牌可信”等字眼。

“我们的查询网址系统很稳定的,都很多年了。”需要先提供多种材料,而后再生产防伪码的公司工作人员说,与他们产品配套的查询系统,是“国”字头的商品信息防伪查询中心。与前述两个“国”字头查询页面相比,这套查询系统名称略有变化,多了“防伪查询”几个字。而宣称近期“订单多、货期紧”的公司人员介绍,查询页面系统为冠以“全国”之称的品牌质量信息验证中心。

“这不是政府部门的,都是商业公司平台去弄的。”某防伪码公司工作人员的说法,在采访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防伪的系统就是我们自己的,申请是有门槛的,不是说谁都可以申请。”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员说,几乎每个防伪公司的防伪查询网站都不一样,关键还在于网站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

“现在好多所谓的机构、中心,老百姓是不好识别分辨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灰黑产业链。”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朱巍说,以商业公司方式来运营管理所谓防伪或溯源的机构,与最初设立溯源机制是背道而驰的。“它不是一个真实、可靠、权威的验证机构。使用问题防伪码、虚假防伪码,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可能突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严加治理。

据《北京晚报》

2024-03-30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为“正品”,官方渠道查询却有问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3751.html 1 谁来为“防伪码”防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