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0日
第08版:08

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四成?

医生:避免短时间内过度重复检查

近日,一个话题上了热搜,成为大众的关注点之一:每多做一次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患癌风险就增加43%。

做CT是否会给人体带来患癌风险?这句话来自何处?就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景云、放射科医师温雪婷。

1 这个说法来自何处

史景云表示,“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就增加43%”的说法来源于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随着CT检查次数的增加,罹患血液和淋巴恶性肿瘤的风险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能说明做CT就会患癌。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就是安全的,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患者也不必过度忧虑。

做一次CT检查带来的辐射对身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多大的辐射剂量是人体可以承受的?

对此,史景云解释说,辐射分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和电脑屏幕产生的电磁辐射、乘飞机在高空受到的宇宙辐射等,就连吃一根香蕉,人体也会受到辐射。辐射对人体有害,但也需要根据剂量科学分析。一年一次或两次X光和CT检查产生的少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几乎不会产生影响,但要避免短时间内接受过度重复的检查。

2 医生不提倡“积极做CT检查”

针对人体可以承受的辐射剂量,史景云表示,放射科工作人员每年的剂量限值是50毫希弗(mSv),5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毫希弗。也就是说,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就是安全的。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称,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弗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这意味着100毫希弗是一个界限,日常医学放射检查达不到这个阈值,因此致癌的可能性很小。

在日常生活中,部分人群会因咳嗽持续几天就想去做CT,检查一下是否存在肺炎的可能性,或者担忧存在患肺癌的可能。史景云说,从专业角度来看,医生并不提倡积极做CT检查。

她说:“对于绝大多数有咳嗽症状的人,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其实不需要做CT检查。目前,较多甲流、乙流患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会侵犯下呼吸道。有咳嗽症状者可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先选择一个剂量相对较小的常规X光片检查。常规X光片能提供很多信息,也更方便。只有病程超过一周,有反复咳嗽、高热不退或持续性低热,甚至有气促、气急、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才应去医院就诊,请临床医生帮助确定是否需要做CT检查。”

温雪婷也表示,针对肺部结节的情况,由于一些结节短期内不好判定,因此医生会建议患者3至6个月再做一次CT检查。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需要这么做,大部分人一年做一次CT检查就可以。

在温雪婷看来,CT可以筛查不少癌症。因为肺部里面是空气,所以肺癌通过CT筛查最合适,可以实现早期发现;但若想筛查早期大肠癌,CT是无能为力的,除非肠癌已形成肿块。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肠镜来筛查大肠癌。

3 健康人群需要做CT吗

健康人群是否有必要做癌症筛查?对此,史景云认为有必要,高危人群尤其适合进行CT肺癌筛查,CT发现一期肺癌的敏感性是胸部X光片的6倍。胸部低剂量CT普查具有无创、快捷、辐射剂量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世界通用的胸部体检方法。

对“健康人群不需要做CT筛查癌症”的说法,史景云和温雪婷都不认可。

他们说,国家早在2014年就把胸部低剂量CT普查纳入医保,鼓励国民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CT普查,这是目前降低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早期筛查肺癌,他们推荐选用胸部低剂量高分辨薄层CT。胸部低剂量CT做一次的放射剂量仅为3.3毫希弗,相当于一个人全年受自然环境的放射总量,辐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1/3左右。

史景云进一步表示,针对年龄为40岁及以上,且属于肺癌高危人群的人,也需要开展CT筛查,“如吸烟≥20包/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同时患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曾经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接触者等。”

史景云补充说,人们应当科学理解CT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害怕和恐惧,导致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期。“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4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推荐40岁以下成年人进行X光胸片检查。CT比常规X光胸片灵敏度高,胸部CT能够发现多数的早早期肺癌。”史景云说。

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的PET—CT,健康人群是否有必要做?上述专家表示,PET—CT适用于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咨询医生方可开展。据澎湃新闻

2024-03-20 医生:避免短时间内过度重复检查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2396.html 1 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四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