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妻子有个习惯——每天晚上都把明天的早餐准备好。
上班族都有体会,早晨时间特别紧张,稍一耽误就可能迟到。有过几次迟到的教训之后,妻子开始提前准备第二天的早餐。她把需要的蔬菜洗净、切好,第二天一炒即可。或者准备现成的食物,第二天放到微波炉一热就可以吃了。时间久了,她准备早餐的经验更多了,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让一家人都能吃好。
每天早晨,只用几分钟时间,妻子就能把丰富美味的早餐端上桌。我们的早晨时光,也开始变得有条不紊。
回想以前,每个早晨都在争分夺秒中度过,跟打仗一样,匆忙得让人觉得早晨这段时光是潦草和糟糕的。如今,我早晨甚至有时间去阳台上看看花,拥抱一缕晨光,感觉很轻松和惬意。
准备好明天的早餐,真的能把一天过得更加妥帖和有条理。我的一位文友,是个专职写手,他主要写文史类的稿件。他的生活习惯很好,每天下午都要花几个小时读书,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做笔记,这样就能把第二天的写作素材准备出来。
第二天早晨写作时,他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并且一气呵成,写出一篇好文章。试想一下,如果他没做这些准备工作,写作过程或许不会很顺利。他的这种做法很好,与准备好明天的早餐有异曲同工之妙。
准备好明天的早餐,真的是一种不错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拓展开来,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好明天的早餐”?明天意味着未来,提早一点为未来打算,明天来临时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惰性使然,很多人习惯得过且过,今天吃饱了,从不去想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很多人面对未来,容易惶惑和迷茫,总觉得自己的面前是个十字路口,每次选择都不知何去何从。究其原因,是没有谋划好未来。没有准备好明天的早餐,第二天便过得慌乱不堪,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更得抓瞎,弄得一团糟。
我的侄女大学刚毕业,但她对未来很有信心。她从学生时代开始,每年都会为自己制订计划和目标,安排好一学期的学习。毕业后,她制订了两个“三年计划”。第一个“三年”,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第二个“三年”,要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并且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做一个有特色的职场人。为了实现她的“三年计划”,她锻炼自己各种能力,以适应将来的职场生活。她说,目标实现后,她还会有新的规划。她底气十足,自信满满。一个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的人,她的脚步不会慌乱,她的生活是有节奏有规律的。
未知的明天充满了魅力和挑战,你准备好明天的早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