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过元宵节,整个村子就会变成欢乐的海洋。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三五成群走到街上。年轻人搀着老年人,父母脖子上架着孩子,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欢乐开怀。
街上卖气球、糖人的小摊子前挤满了人,欢天喜地的孩子们手里举着压岁钱,买好吃的、好玩的。只听锣鼓一响,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张望,摊子前面的孩子一哄而散,弓着腰、侧着身子挤到大人前面,叽叽喳喳等着好戏上演。
锣鼓开道,彩旗飘扬,聚集在一起的大人小孩自觉分散在街道两边。最先走来的是脸颊擦着大红胭脂,口红只涂嘴唇中间一点的媒婆。只见她左手摇着蒲扇,右手握着加长杆旱烟袋,左摇右摆,迈着夸张搞笑的步伐,还不时对两边的人们挤眉弄眼。诙谐的举止惹得人们哈哈大笑。
媒婆后面紧跟着两只大狮子,摇头摆尾、翻腾跳跃,好不精彩。一只狮子后腿猛然蹬地,腾空一跃,直立行走。另一只见状也不甘示弱,猛地一个前扑,足足跃出两三米,落地打一个滚,站起来对着两边围观的人们摇头示好。
当然,表演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踩高跷了。虽然演员们穿着戏服,脸上涂着浓重的油彩,但一出场,我们还是能认出来谁是谁。他们踩着高跷,表演着各自的动作,惟妙惟肖。刘叔是村里踩高跷的高手,每年都会带给大家惊喜。忽然刘叔来了一个大劈叉,惊得人们张大嘴巴,发出一声惊叫。人们的嘴巴还没有合拢,他身子一拧,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又稳稳地站了起来。
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妇孺皆知。猪八戒是一位身材敦实的大婶扮演的,新媳妇则由一位身材瘦小的老汉反串。两人一亮相,巨大的反差感让人们瞬间笑出泪花来。
阵势最大的,也让人们最欢乐的是扭秧歌。人们腰上系上一根红绸子就开始扭起来,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大家尽情地扭,尽情地笑,欢天喜地,其乐融融。
热闹欢腾了一天的人们晚上继续狂欢,放鞭炮、赏花灯。烟花缤纷,灯火辉煌,鞭炮噼噼啪啪炸响,清脆悦耳、欢乐喜庆,大街小巷到处流光溢彩,宛如人间天堂。
元宵节是年的压轴大戏。载歌载舞、欢欢乐乐闹元宵,是儿时每年最期盼的,如今这已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