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区永济路沿着运河东岸向南前行,再循着一条向东的小巷,便来到了运河区水月寺街四合社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院内,生长着一棵近300年的古槐。
古槐位于四合社区院子的中央,树干高耸入云,树枝向四周扩展,几乎把整个大院笼罩在内。冬日的古槐只剩枝干,虽没有春夏时期的繁盛,但在冬日暖阳的映射下,更显苍劲有力、饱经沧桑之感。
国槐的树干上挂着树木的编号:“1-003”,旁边立有简介牌:“国槐树高12.38米,树围3.63米,树形奇特,苍劲挺拔,据记载已有270余年的历史。”社区工作人员桂文发告诉记者,古槐历经沧桑,就像一位长者一直守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春夏之际,社区还会在古槐下组织一些宣讲活动。
“其实,古槐的树干其实已有空洞,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多次请专业人员来修复古槐,希望它能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桂文发说。古槐历经近300年的沧桑轮回,几度枯荣,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感悟着古老大运河的钟灵毓秀,也见证着城市历史的变迁。
四合社区东侧,一墙之隔便是水月寺小学。冬日寂寥时,孩子们课上朗朗的读书声和课下嬉闹的声音,就是这里最动听的声音。水月寺小学是一座坐落于运河边的百年老校,自1886年建校至今,从长芦义学到四合初级小学,再到如今的水月寺小学,经历了多次更名。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棵古槐一直屹立在这里。
桂文发告诉记者,如今的四合社区也是学校的旧址,“以前这里就是学校。我听这里的老人说,原来树上挂着一个大钟,上课、下课的时候有人敲钟。”河水悠悠、巍巍古槐、钟声回响、岁月更迭,这美好的画面不知印刻在多少孩子的脑海里。
如今,古槐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和孩子,也深深嵌入了古运河畔每一位居民的心中。“古槐几百年了,我小的时候它就那么粗大,我们时常在树下玩。如今,我都70多岁了,它看起来好像什么也没变,可是我已经老了。”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人说。
驻足、凝望着向漫天伸展的枝丫。四季轮回中,发生在这里或悲或喜的故事,仿佛都深深地镌刻在了上面。春已至,古树又将散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期待盛夏时在树荫下的又一场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