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包清毅,跑龄13年,他参加了80多场马拉松;55岁的贾翠红,跑龄9年,她参加了国内外105场马拉松……在沧州市长跑协会,像他们一样对马拉松情有独钟的“老将”有七八位。他们每周都会跑上一个半程马拉松。
(据1月30日《沧州晚报》5版)
55岁,在其他人准备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时候,贾翠红跑完了人生的第105场马拉松;61岁,当其他人在家含饴弄孙的时候,包清毅已经参加了80多场马拉松比赛。
我们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功能性退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更别说完成马拉松这样的极限赛事。
马拉松赛道全程42.195公里,即使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经过多年专业的训练,也未必能够坚持跑完全程,更何况“大龄”业余选手。
可沧州这群马拉松赛道上的“老将”,他们不服输、不服老,用坚持与热爱,一次次参与极限挑战,一次次打破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固有认知。
用“老将”一词来形容他们,恰如其分。
四五十岁的年龄开始跑步,这一跑就跑了近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新闻图片中,贾翠红和包清毅在赛道上自信而又大方地展示自己,谁也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艰辛。
岁月不败勇者,谁不是一边想着放弃,一边咬牙坚持。村上春树在他的著作《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什么》中写道,“正是因为不想跑,所以更要去跑”,这就是跑者的思维。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61岁的包清毅,用80多场马拉松赛事的坚持与热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55岁的贾翠红,用105场马拉松的突破和极限挑战,书写着跑者的传奇。
生活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在奥林匹斯山上刻着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变得睿智,跑步吧;如果你想变得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更加健美,跑步吧!”
抽烟、喝酒、泡夜店……这些事看起来很酷,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愿意去做就能做到。但更酷的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认真读书、坚持跑步、努力工作……自律才是最难的事,也是最大的自由。
前10公里,风推着我跑;后10公里,我推着风跑。作为一名资深跑者,请保持那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