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乡村,庄稼人生火做饭都用土灶。这简陋的土灶是岁月里抹不掉的记忆,也是娘的影子。
我家的土灶在院子的东墙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娘已在庄稼地里耕作了。忙过一阵子农活,娘收拾农具,回家做早饭。一回到家,娘就走进厨房,她的影子便在东墙边的土灶旁晃动起来。
我家的土灶很简易,用泥砖砌成,灶台表面用水泥抹匀,光亮平滑。土灶上安着一口铁锅,一旁是一个储水的水缸,舀子放在水缸上面。土灶对侧堆放着生火的柴火,比如豆秸、棉花柴、树叶、枯草等,随季节变化轮番塞进厨房。娘从庄稼地里回来,在水盆里洗干净手,顾不得歇上一会儿,就在灶膛内生起了火。娘先用铁锅烧两壶开水,然后开始做早饭。在老家上学的时候,我家的早饭特简单,几个饼子和稀饭,还有一小碟菜。上完早课,我一放学回到家,不知疲劳的娘就从厨房把早饭端上来。我家的土灶简易,早饭也俭朴,娘的影子却很温暖。
灶膛里又跳动出火苗来,我家烟囱升起缕缕炊烟。每当站在高处,看到从我家灶膛里跑出来的炊烟出现在眼前,我心中就感到无限快乐。
那天,我嘴馋,娘好像早就知道我的心思,就用节省下来的钱变着法儿给我做可口的饭。迎着暖阳从村口跑回家,我看见娘正在土灶旁做午饭,灶膛里柴火“噼噼啪啪”地响,铁锅里就冒出香喷喷的味道来。我瞥了一眼,就开心地笑起来——娘给我做豆酱鱼吃呢。豆酱鱼不是用活蹦乱跳的大鱼去做,而是用娘赶早去集市买回的一些小鱼。这些小鱼很便宜,娘却能做出美味来,我觉得娘用小鱼做的豆酱鱼比大鱼还好吃。娘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将腌好的小鱼放进油锅,均匀地摊开,慢慢焙煎,焙好一面,再焙另一面,条条完整,不粘不烂,黄灿灿的。接下来,娘把煎好的鱼再用木屑进行熏焙,熏焙好后,娘利落地在油锅里放入葱姜蒜,再加入两勺黄豆酱,将鱼翻炒入味,淋一点儿酱油,香喷喷的豆酱鱼就出锅了。娘一筷子一筷子给我夹菜,我吃得小肚子圆鼓鼓的,好解馋啊。我瞅一眼娘,再看一眼我家的土灶,好甜蜜哦!
日子一天天往前走,娘在庄稼地里劳作,灶台还是娘的舞台。娘在土灶上生火烧水和煮粥,还在土灶上蒸枣花馍,艰苦的生活中总有娘通过艰辛劳作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
想起家乡的土灶,就想起了娘,娘的影子总生动在岁月里。这简陋的土灶是乡土里的文字,是通俗的乡音,更是故土的一缕缕情思,化作一行行热泪,温暖地挂在两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