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第14版:14

舒服的关系,都是反消耗的

心理学家曾将人际关系分为“消耗型”与“滋养型”。滋养你的人,能够不断为你注入能量,支撑你继续往前走。消耗你的人,则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纷争与烦恼,吸走你的能量,使你疲惫不堪。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人走进你的生命。无论亲人还是朋友,唯有相互治愈,彼此滋养,感情才能和睦长久。所有舒服的关系,其实都是反消耗的。

1

家人之间,少责备多包容

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曾说:“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一个家庭,若是充满怨气,相互指责,再亲密的关系,也会日渐隔阂。在《情绪勒索》中,心理咨询师周慕姿讲了一个故事。

周慕姿的表妹阿珂,正在上大学。有一年放暑假,阿珂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准备和朋友去英国旅游。

父亲一听,便生气地说:“你有没有听过‘父母在,不远游’?一放假就想着出去玩,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我怎么会养出你这种不孝的女儿。”

阿珂也毫不示弱地说:“那你们有关心过我的感受吗?你们知道这趟旅游,我计划了多久吗?”

父女俩争吵起来,各自数落起对方的不是。最终,女儿气鼓鼓地回了家,整天待在房间里生闷气。父亲也始终铁青着脸,经常大发脾气。

本来好好的一个家,在彼此的责难中,气氛降到冰点。

很多时候,家庭的悲剧不是来自灾祸,而是萌生于家人间的消耗和内斗。遇事避免一味指责,对家人多点耐心包容,家庭才会幸福和睦。

作家汪曾祺在谈起父亲时笑着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小时候,汪曾祺非常贪玩,学习很不好。但即使成绩再差,父亲也从未责骂过他,只是劝他多用功。

汪曾祺十七岁时交了个女朋友。父亲得知后,并没有立即训斥或教训他,而是与他沟通,正确地引导他。

因为这份理解与包容,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汪曾祺都要跟父亲商量。

家人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遇事少点指责,多点包容,一家人才能拧成一股绳,成为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2

朋友之间,少索取多感恩

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与朋友相处,守住界限,懂得感恩,关系才能长长久久。

作家谢可慧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公司老板,拜托自己的朋友做一个市场调研。朋友做好发过去后,老板二话不说,立即转账付了一笔酬劳。

朋友拒绝道:“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了,帮个忙而已。”

老板却笑着说:“正因为是十多年的朋友,才应该明算账,你帮我的忙,这份情谊是无价的。”

在老板的感恩与回馈下,两个人彼此信任,相处越来越踏实。

没有谁对谁好是理所当然的,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若你一味索取,总想着占别人便宜,再好的关系也会慢慢走向疏离。

人际交往中,有舍有得是智慧,有来有往是分寸。学会少索取,多感恩,在相互付出中,才能将一段关系维系得深厚绵长。

3

伴侣之间,少计较多支持

人,越计较越疏远;事,越计较越烦恼;情,越计较越冷淡。

伴侣之间,大事小事总是斤斤计较,会在一次次纠缠中,慢慢将感情消耗殆尽。

叶子结婚5年,孩子两岁,在外人眼里,她的生活过得精致且幸福。但扒开光鲜的外层,婚姻里其实早已是一地鸡毛。

丈夫虽然承担家庭的主要开支,但几乎不做家务,也很少照顾孩子。她想考研学习,经营自己的事业,希望丈夫能够帮忙带下孩子。可丈夫一直拒绝,甚至怒斥她自私自利。为此两人三天两头就要吵一次,谁也不肯让步。

不满和怨怼越积越多,结果两个人越过越心累,最终选择了离婚。

生活中,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凡事过于计较,往往赢了道理,却输掉了感情。

夫妻携手过日子,少些计较,多些支持,才会收获长久的幸福。

在婚姻爱情中,两个人本来就是利益共同体。

与其在挑剔计较中相互撕扯,不如给对方多些依靠与支持。

凡事担待,双向奔赴,才能携手共度彼此的余生。 宗合

2024-02-01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7261.html 1 舒服的关系,都是反消耗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