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过于弱势,就会导致失败或错失良机。因为自身弱点,还会产生自卑或负面的情绪。人人都希望能够扬长避短,成为生活的强者,无往不利。
然而,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示弱。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温柔的能力,是一种张弛有度的智慧。
1
知弱:承认不足,在磨砺中蜕变
常言道:“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意思是说,我们善于发现短板,就有了提升的目标;拥有远大的目标,就会有坚定前进的力量。反之,如果看不清自身的位置,无视劣势,就容易固步自封,关上成长之门。因此,只有正视自我,敢于承认不足,才能打破认知的桎梏,破局成长。
《京剧大师》一书记录过戏剧大师梅兰芳的成名之路:他唱功深厚,演技精湛,所演绎的女性形象更是生动传神,令人惊叹不已。而其实在初学京剧时,梅兰芳得到的评价却恰恰相反。最简单的唱腔,他学了几个小时还不得要领。不但笨嘴拙舌,而且眼睛近视,老师评价他“资质处下乘,不是可造之才”。
热爱京剧的梅兰芳,自知短处明显,唯有勤学苦练。为了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他付出了超出于常人的努力。他每天五更起,半夜睡,苦练基本功。为了将眼睛练得有神,他开始每天仰望长空去追寻鸽子灵巧的身影,俯视水底去捕捉鱼儿灵动的摆尾,从而练就了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京剧大师,享誉国内外。
梅兰芳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人,不是天才,全凭苦学。”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如果看不到自身劣势而抱残守缺,就会裹足不前。而真正的高手都懂得认清形势,正视缺点,然后主动寻求蜕变,从而破茧成蝶。恰如那些强大的人,更善用劣势这个支点,去洞见自己的局限,在潜心打磨中,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2
示弱:以退为进,赢得进一步机会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诚然,跑开的一瞬间,会给人留以软弱的印象,但你会因此躲过困局,得以获得继续成长的机会。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有一个外号,叫“思过斋斋主”。这是因为在日常工作总结的时候,他被批评得最多。然而面对批评,俞敏洪从不当场反驳。员工们戏称,他保持了一项纪录,就是从未与人当面发生过冲突。
他始终对不同的意见保持尊重,允许对方提出质疑,保持开放的态度,倾听不同的声音。俞敏洪深知,用空杯心态去“示弱”,方能打开禁锢认知的锁。
会上,他不争辩,而是认真听取大家的建议,默默地记笔记。会后,他主动联络交流,争取达成共识。凭着自己谦虚务实的管理,使得各项业务蓬勃发展。
有时,懂得“示弱”,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气度。就像俞敏洪说的:“做人像水。和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就低不就高,不要自以为是,处处狂妄。”适时放低自己的身段和面子,避开锋芒,才能赢得转机。
3
守弱:微小的进步,累积着助力成长
古人云:“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哪怕取得微小的进步,也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曾说过:“摆脱高期待值的心理压力,从每天的一些微小的、没有负担的积极行为开始。”
有人问:“怎样才能做到积微成著?”有网友分享了亲身感悟:想锻炼身体,便每天提前一个站下车步行回家,不但收获了健康,还看到了路上不一样的美丽风景;想提升认知,便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几页书,后来竟越读越有味,一年下来读完了几十本书;想学做菜,便每周末跟着视频学一道新菜式,转眼半年已有了好几样拿手菜。
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会让大脑分泌使人愉悦的激素,这就是内啡肽的作用。这种愉悦感会让大脑忽视身体不舒服的抵触情绪,从而做出坚持行动的决定。斯蒂芬说:“当你完成一个微习惯后回报自己的时候,这种回报会激励你再次执行微习惯,它会通过这种方式奖励你。”
不要以为渺小就没有力量。一个简单任务的完成,获得微不足道的进步,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效应,推动后面一个个小任务的接连完成,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