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
第14版:14

大杂院

鲍智泉

资料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经住过两次大杂院。1978年,我刚结婚时,自己没有房子,只能住在岳父家。岳父家的房子就在一个住着十几户人家的大杂院里。

这个大杂院就像一个小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老师,孩子学习遇到难题,有老师指导;有医生,有个头疼脑热不用出院子,有人给治;有理发师,若来不及外出理发,晚上可以到理发师傅家里去理,还能省下一角五分钱;有饭店厨师,学习烹调有人指导;有缝纫师傅,只需在商店买块布,做衣服就不用出院子……虽然当时物资十分匮乏,生活比较艰苦,但是这个大杂院始终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在这个大杂院里住的时间不长,却与这个大杂院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40多年过去了,至今,我仍跟一些邻居保持着联系。

1980年,我家从泊头搬到沧州市区。单位专门拨款2200元,在当时的地区轻化工业局后面的东营子街买下了4间旧平房,又花了2000元在原址翻盖了4间新房。4间房子分给了三个家庭,我住里边两间,其余两间住的是我的两个同事。我们三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我在这里住了8年,与前邻唐家、宗家,后邻吴家、蔡家、岳家,左邻王家,右邻胡家、赵家,都很熟悉。邻里间甭管谁家有事,大家都会放下自己手里的活儿,争先恐后地来帮忙。我从来不用担心突然到来的暴风骤雨,淋湿院子晒的东西——会有邻居帮忙收拾。我下班晚了,更不用惦记孩子放学后没地方去,邻居们会把孩子领到他们家去写作业。每逢春节,我回老家过年,都能放心地把我家的钥匙交给邻居,让他们帮我喂养家中的猫狗。

自从搬进宿舍楼,再也找不到在大杂院里的温馨。大杂院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念想,至今挥之不去。

2023-12-22 鲍智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2859.html 1 大杂院 /enpproperty-->